-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行业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行业资料”中“社科资料”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4854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2
一、新闻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2
(一)损害国家形象和公众利益 2
(二)降低媒体公信力 2
(三)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3
(四)损害记者职业形象 3
二、产生新闻道德失范的原因 3
三、推进新闻道德建设,净化媒体环境的建议 4
(一)加强网络新闻监管力度 4
(二)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4
(三)坚持新闻真实性 4
(四)树立精品意识 5
(五)完善新闻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机制 5
文2: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6
一、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6
(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6
(二)各种利益的诱人蛊惑 6
(三)对媒体行业的处罚机制不够完善 7
二、网络时代新闻道德问题 7
(一)为了利益传播虚假新闻 7
(二)传播中的新闻侵权问题。 7
三、提高网络新闻道德的对策 8
(一)网络新闻传播者自觉自律 8
(二)政府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8
(三)公众要对网络新闻加强监督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正文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行业资料)
文1: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一、新闻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一)损害国家形象和公众利益
新闻媒体以其自身的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成为大众获取信息、了解外界的最主要渠道。公众对其权威性、真实性的认同是新闻舆论能够引导公众行为、倡导核心价值理念的前提。而道德失范行为的存在,对国家形象和公众利益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新闻媒体对医患冲突夸张的报道,往往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行政执法部门的质疑。例如近日“医生因防止患者插队而被警察拷走的报道”,直接将“医”“警”,这两个维护人民健康权和生命安全的卫士之间关系陷入紧张之中,同时一边倒的报道将医患之间的对立关系再度激化。这种信息不全,误导公众的报道,其意义何在?最后伤害的是还是所有牵涉其中的医生、患者、警察。无疑是在给国家和国民形象抹黑。
(二)降低媒体公信力
媒体相关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中,以追求收视率为目的,利用不当行为进行恶性竞争,在被揭露出来后,对于社会公众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媒体公信力的丧失意味着整个新闻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媒体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报道,引导舆论的走向并起到社会监督作用,对于稳定社会安定和谐的意义是巨大的。而虚假新闻、恶意炒作等违背道德的行为,将使社会风气逐渐恶化,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
(四)损害记者职业形象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把握着新闻的质量和舆论的方向,个别记者违法报道或道德失范问题,给整个记者队伍的形象造成了损失,也必将受到相应惩处。
二、产生新闻道德失范的原因
首先:全媒体时代中,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意味着传统媒体优势地位的丧失,市场竞争加剧,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记者编辑被迫着去争去抢新闻素材,在浮躁中偏离了工作原则和底线[1],急功近利而忽视了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具体表现在压缩新闻采访时间、遥控采访、直接转发搬运网络内容等。
其次:迎合受众口味,淡化新闻价值是当前新闻媒体主要问题之一。在全媒体时代中,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选择接受的内容更加个性化。新奇的、煽情的、怪诞的内容更适合大众口味。而中规中矩的宣传模式被认为是单调而空洞的。在这种扭曲的新闻价值观的影响下,新闻工作者出于媒体利益考虑,更多的迎合低俗化、娱乐化的公众口味,而淡化新闻价值。
最后:为了博得点击率、收视率,新闻工作人员捏造事实、散步谣言的现象屡见不鲜;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行业,尚缺乏行业准则,导致内容侵权行为随处可见。这些新闻道德失范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推进新闻道德建设,净化媒体环境的建议
(一)加强网络新闻监管力度
加强网络新闻监管势在必行。首先,网络是一种新兴传播方式,人们对网络的认识还不足,有必要对网站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而不是放任自流,甚至被影响。其次,网络新闻内容充斥着大量负面、消极的内容,对其进行净化,加强审核力度,传播主流价值观、使其成为新的舆论阵地,更有效的引导舆论走向。
(二)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内容有着自身的独特内涵。其中第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因而,我国新闻工作者,不应将新闻作为商品来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文化科学论文资料).doc
- 浅谈城市地铁浅埋暗挖过地下管线施工(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分析(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中学计算机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资料).doc
- 浅谈跳仓法工艺取代温度伸后浇带(文化科学论文资料).doc
-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建筑技术科学论文资料).doc
- 探讨变电运维中存在隐患和应对措施张岳(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论文资料).doc
-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行业资料).doc
- 浅析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新时期下的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管理及其创新研究(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 北半球印太暖池热通量变化及其对低纬高原5-8月降水的影响机制探究.docx
- 带位势F - 调和映射的理论探究与性质分析.docx
- 成都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困境与突破路径.docx
- 双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海泡石对水中菲的高效吸附机制与性能研究.docx
- 董事自我交易法律规制的多维审视与完善路径.docx
- 昌吉州东部弱网架下大负荷集中接入的供电可靠性优化策略研究.docx
- 拟南芥ATG5基因介导SA信号对丁香假单胞菌诱导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探究.docx
- 探究PCI围术期负荷阿托伐他汀对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docx
- 产气荚膜梭菌Beta2毒素:细胞毒性机制与致病路径深度解析.docx
- 消退素D1: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治疗的新曙光——保护作用与机制深度剖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