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 第19课《勤于动脑》 教案.doc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 第19课《勤于动脑》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课《勤于动脑》教学设计 课题 勤于动脑 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例子,认识勤于动脑的意义,形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2.学习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重点 学习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难点 将发散性思维迁移到学科学习中,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 (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大脑 大脑是统率人一切活动的“司令部”。我国有句谚语:“刀不磨不快,脑不用不灵。”这里说的是,只有不断地使用大脑,才能使大脑的功能增长,人才会越来越聪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勤于动脑》感受勤于用脑的好处。 出示课题。 猜谜、思考,引入主题。 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40页徐文长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 (1)徐文长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故事中的两件事,说明了徐文长什么? 小结:(1)聪明、机智,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 (2)说明了徐文长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 2.说一说,你知道的善于动脑的故事?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2)伽利略发现钟摆原理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二)心灵港湾 1.播放视频,想一想文彦博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彦博能够顺利解决难题是因为他肯动脑,善于思考。 2.小知识:但是我常听人说:“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用多了会笨”的说法,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细胞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有用过,所以根本存在“脑子会越用越笨”的问题。 3.我国有句谚语:刀不磨不快,脑不用不灵。这是说,只有不断地使用大脑,才能使大脑的功能增长,人才会越来越聪明。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脑活跃时,人体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早衰。至于那些不愿意动脑的人,由于大脑收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他们的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大脑就像一架机器,长时间不用就要“生锈”。 知道吗?大脑是统率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潜能,一个得到充分开发的大脑所记忆和储存的信息,需要100万台最大容量的计算机才能完成,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是记忆力最好的人所记住的信息,也还没有达到这个记忆量的。 3.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上课时,要跟随老师的讲解去思考; 2)写作业时,遇到难题不要急着去问爸爸妈妈,要先试着独立思考,力争自己解决问题。 3)对于书本上的东西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三、活动在线 活动一 想一想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农夫进城卖毛竹,当他将一根又长又粗的毛竹扛到城门口时,怎么也进不去城门。他竖着拿,毛竹高于门洞,它被城门上边的墙卡住了。于是他又改为横着拿毛竹,它又被城门两边的墙卡住了。那个农夫在城门口折腾老半天,就是不能把毛竹扛进城。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把毛竹锯成两段,这才把毛竹扛进城。 到了晚上,只见农夫扛着两段毛竹出城了。原来被锯斯的毛竹已不成材,也就没人买了。他只好把卖不出去的毛竹又扛回家了。 1.为什么农夫的毛竹会变成废品?他犯了什么错呢? 农夫不肯动脑筋,思想呆板,结果将一根毛竹毁坏了。 2.文彦博和这个农夫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