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天文学史课件12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pptVIP

中科大天文学史课件12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讲 银河系概念的初步确立 一、关于恒星系统认识的演进 二、赫歇尔家族的工作 一、关于恒星系统认识的演进 1.从古希腊到伽利略 关于“恒星天”的观念。 15世纪中叶古萨的尼古拉大主教。 16世纪下叶英国学者迪格斯,意大利学者 布鲁诺。 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2.恒星自行的发现和距离的估计 1717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把天狼(αCMa)、 大角(αBoo)、南河三(αCMi)等恒星的位置 与古希腊测定的位置比较发现恒星自行。 1727 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J . Bradley, 1693—1762)发现光行差,在之后的测量中发现 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应大于6-8光年。 北 斗 星 形 态 的 变 化 光 行 差 现 象 和 成 因 示 意 图 3.关于银河系的假设 (1)18世纪20至30年代,瑞典哲学家斯维登 堡(E. Swedenborg, 1688—1772)最早推测银河 系是宇宙中完整的力学体系。 (2)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T. Wright, 1711—1786)提出银河系概念及其形状(《新 颖的宇宙理论或新宇宙假设》)。 (3)1755年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中发展了赖特的思想。 (4)1761年德国学者朗伯(J. H. Lambert, 1728—1777)出版《宇宙论书简》,对恒星 世界结构提出无限阶梯式的宇宙模型。 二、赫歇尔家族的工作 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F. W. Herschel, 1738—1822)。 卡罗琳·赫歇尔(C. L. Herschel, 1750—1848)。 约翰·赫歇尔(J. Herschel, 1792—1871)。 威廉·赫歇尔和他的一家 威廉·赫歇尔制作的20英尺和40英尺望远镜 1.太阳系本动的发现 1783年威廉 · 赫歇尔考察了7 颗亮星: 天狼(αCMa)、北河二(αGem)、北河三 (β Gem)、 南河三(αCMi)、 轩辕十四 (αLeo)、大角(αBoo)、河鼓二(αAql) 的自行。发现太阳向武仙座方向的本动。 同年又用14颗恒星的自行,求出太阳本动 方向在武仙座λ附近空间。 1837 年德国天文学家阿格兰德(F. W. A. Argelander, 1799 — 1875)用390颗恒星自行获 类似结果。 2.银河系结构的研究 (1)工具——自制46 cm的反射望远镜。 (2)方法——取样统计法。 共作1083次观测,一共数683个取样天区中 的117600颗恒星。 (3)假定 ①宇宙空间的透明性;②恒星分布的均匀性; ③恒星光度的一致性。 (4)结论 1785年获得一幅扁而平、 轮廓参差,太阳居于中心的 银河系结构图。 威廉·赫歇尔求得的银河系 威廉·赫歇尔说明银盘结构的模型 (5)意义 ①首次由观测证实了恒星构成银河系; ②开创了天文学的新分支——恒星天文学。 (6)局限

文档评论(0)

东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会计、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提供专业的文档服务,拥有海量各类优质、实用文档,尤其擅长精品课程资源开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9日上传了中级会计、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