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1964年7月至1965年4月美国贝尔电话实 验室的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改进了巨型号 角式天线。在波长7. 35厘米的微波段进行探 测,发现有相当于 3.5±1 K的剩余噪声,噪 声是各向同性的,而且没有季节性变化。 1965年下半年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迪克 (R. H. Dicke) 领导的小组在3.2厘米波长处也 观测到了3K微波背景辐射。 1978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获诺贝尔物理 学奖。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和他们的号角状天线 3.射电脉冲星的发现 1967 年7 月在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 ( A. Hewish, 1924— )的主持下,剑桥大学卡文 迪许实验室建成了一架时间分辨率很高的射 电望远镜。工作波长3.7 米,天线是 2048 个 的偶极子的天线阵,占地面积18212平方米。 1967年10月贝尔(S. J. Bell, 1943— )发现记录 纸带上有奇怪的脉冲信号。 1967年11月28日,记录表明这个位于狐 狸座的射电源以1.337秒极精确周期的脉冲形 式辐射出射电波。1968 年 2 月发表论文公布 这一重要发现。这类发出射电脉冲的射电源 称为射电脉冲星。 1974年休伊什获诺贝尔物理奖。 1939年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 R. Oppenheimer, 1904—1967)预言并建立了第一 个中子星模型。 1968 年美国天文学家戈尔德 (T. Gold, 1920— )指出射电脉冲星的本质就是 高速自转的中子星。 射电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 4.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 1963年和1968年12月美国先后发现星际 羟基分子(OH),和星际氨分子(NH3), 不久发现星际水分子(H2O)。 1969 年3月美国一个小组用直径43米的射 电望远镜在射电源人马座 A 和人马座 B2背景 上发现星际甲醛分子(H2CO)。这是人类发现 的第一个星际有机分子。之后,又发现了许多 星际有机分子。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为宇宙化 学和生命起源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 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标志射 电天文学已经成熟。 也表明射电天文 学为天文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四、射电天文学的新进展 1.大口径射电望远镜 1963年美国建成阿雷西博大型射电望远 镜,口径 305 米,固定于山谷中。1974年改 建,由 38774 块铝板拼成球面。80年代扩建 为直径366米。 1971年德国普朗克研究所建成口径100米 的全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 阿雷西博的世界最大射电天线 美国的口径100米射电望远镜 第十八讲 射电天文学的崛起 和六十年代四大天文发现 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二、银河系结构的射电探测 三、20世纪60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 四、射电天文学的新进展 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1.央斯基的发现 1931-1932年期间捷裔美籍无线电工程师 央斯基( K. G. Jansky, 1905—1950)在贝尔电话 实验室工作。他用长30.5米、高3.66米的旋转 天线阵检测无线电通讯的各种干扰因素。 探 测到一种来源不明的稳定的天电噪声。 1935 年确认这是来自银河系中心的射电辐 射。 央斯基(1905—1950) 央斯基和他的首台射电望远镜天线 2.雷伯的经典式射电望远镜 1937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雷伯(G. Reber, 1911— )建造了9.45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 这是第一台经典式射电望远镜。 1940年确认央斯基的发现,并绘出了对 应于银心的射电源的等强度线。论文发表于 《天体物理学杂志》。 雷 伯 和 他 的 射 电 望 远 镜 射 电 望 远 镜 工 作 原 理 图 雷伯所得的首张银河系射电图(1939) 雷伯绘制的对于银心的射电源的等强度线 由于央斯基和雷伯的开创性工作, 射电天文学诞生。这是天文学发展史上 又一次新的飞跃,使得人类能够接收来 自宇宙的无线电波段的信号,极大地扩 展和深化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视野。从此, 许多前所未有的发现接踵而来。 英国的口径76米 澳大利亚的口径64米射电望远镜(1955) 射电望远镜(19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