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天文学史讲义19空间天文学的进展.docxVIP

中科大天文学史讲义19空间天文学的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75 PAGE 1 第十九讲 空间天文学的进展 一、空间探测时代的到来 1.全波天文学 天体发射着10-12-108厘米范围的电磁波。只有可见光和两侧的近紫外、近红外、约1毫米至30米的射电波以及红外波段的几小段波长区间的辐射才能到达地面。 20世纪40年代以来,首先射电天文学问世。随之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γ射线天文学等一系列新的天文学科也产生了,这些新学科依赖于空间探测。由此,天文学从光学天文学进入全波天文学。 2.空间探测手段的发展 (1)气球。 1783年法国蒙哥尔费(Montgolfier)兄弟研制成热空气气球首次升空。以后用氢和氦代替热空气。 现代气球最高可升到52千米高,载重5吨,留空时间10年。把99.9%的大气留在下面,天空中几乎没有水汽和二氧化碳,对红外观测有利。 (2)火箭。 由中国人最早发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冯继升和岳义方两人作了首次成功试验。 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К.З.Циолковский, 1857—1935)为利用火箭作宇宙飞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1926年美国物理学家戈达德(R. H. Goddard, 1882—1945), 在马萨诸塞州发射了第一枚现代意义上的火箭。 1923年罗裔科学家奥伯特(H. Oberth)出版《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论述火箭飞行理论和火箭结构,后来又参加V-2火箭研制。 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和奥伯特被公认为现代宇宙航行的奠基者。 20世纪40-50年代用高空火箭飞出大气外作空间控测。 (3)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11月3日又发射了第二颗——“卫星2号”。 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了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 人造卫星的上天标志着人类事入了宇航时代,也为空间天文探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此,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分枝——空间天文学登上科学的舞台。 二、地球辐射带的发现 人造卫星发射后的第一项天文学成就是通过对地球周围空间的探测发现了地球上空的两个带电粒子区——辐射带。 1959年美国天文学家范艾伦(J. A. van Allen, 1914-)根据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探险者4号”和“先驱者3号”等的探测结果发现了地球上空两个辐射带:内、外范艾伦带。 三、对月球的探测 苏联对月球的探测 由“月球”号飞船系列实现。 ①1959年10月4日“月球”3号,首次拍摄背面。 ②1966年2月3日,“月球”9号首次在月球上软着陆。 ③1970年9月,“月球”16号,首次挖取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④1970年11月“月球”17号,1973年1月“月球”21号,各携一辆月行车,在月面行驶考察。 美国对月球的探测 早期分别由“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环行器”和“阿波罗”4个飞船系列实现各阶段任务。 ①1961年8月至1965年3月,“徘徊者”系列9个飞船,仅最后3个实现硬着陆。 ②1966年5月到1968年1月,“勘测者”系列,5个成功实现软着陆。 ③1966年5月到1967年8月,“月球轨道环行器”,5艘绕月飞船,为“阿波罗”飞船选择着陆 。 ④1965年2月至1972年12月“阿波罗”系列。共17艘飞船。前6艘无人,7-10号四艘载人试验。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7月20日两名宇航员登陆于月面静海基地。 之后,“阿波罗”12、14、15、16、17均载人登月成功。在月面进行多项科学活动,采回月岩、月壤样品400多千克。 对月探测使天文学的研究方法产生历史性变化,由局限于观测方法而发展为同时采用实验方法。 四.对水星和金星的探测 1.对水星探测 1973年11月3日美国发射“水手”10号。轨道巧妙。 1974年2月5日探测金星(距离5800 km),受金星引力作用后加速,进入与水星轨道在远日点相切的绕日运动轨道。 1974年3月29日探测水星(距离703 km)。 1974年9月21日探测水星。 1975年3月16日探测水星(距离327 km)。 2.对金星探测 方式:逼近飞行、硬着陆、绕转飞行。 苏联:“金星”号飞船系列,1961-1981共14艘。 美国“水手”2、5和10号;“先驱者-金星”1、2号。 第一艘 1961年5月20日,“金星”1号飞越金星。 1962年12月14日,“水手”2号飞越金星。 首次硬着陆,1967年10月18日,“金星”4号。 首次软着陆,1970年12月15日,“金星”7号。 首批金星表面照片,197

文档评论(0)

东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会计、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提供专业的文档服务,拥有海量各类优质、实用文档,尤其擅长精品课程资源开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9日上传了中级会计、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