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
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4.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2.难点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件、音叉、小闹钟)、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抽气机、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世界
播放根据课本P32图3一l、图3—2、图3—3、图3—4素材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
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我们足如何听到声音的?……
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每位同学用身边物体制造声音,观察他们有何共同点;如何验证?
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有什么感觉?
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播放蟋蟀呜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呜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根据以上例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
师:下面请大家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l:小纸人在播声动;小纸人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
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生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
师:各种乐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与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
生:……
探究点拨:
师:从自然现象、日常生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猜想或假设,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进行实验——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部,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生:思考、讨论。
演示实验2:演示课本P34图3一10,探究声音的传播。
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芯片的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机抽气时,闹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师: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生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板书
师:请大家看玻璃鱼缸中游着金鱼,如果我在水面上拍手,金鱼会怎样?
演示实验3:课本P35图3一11,现象: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水底。
师: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水可以传声。
两人一组进行随堂小实验:课本P35图3—12,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可以听到另一个同学轻叩桌面的声音。
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桌面可以传声。
生乙:木头可以传声。
师:空气、水、木头(或桌面)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传到我们耳朵,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5图3—13入耳的结构及配文后回答以上问题。
生:声音、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师:如果在声音传递给大脑,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如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生活中会出现什么不便?
生甲:车的喇叭声听不到,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九年级物理说课稿1电阻.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变阻器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物理试卷讲评教案.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压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阻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阻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阻教案.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阻(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导学案.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测量平均速度.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张运动的快慢.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教案.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温度说课稿.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学案(复习课).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物态变化导学案定.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电子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