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1课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

第11课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教案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设计思路】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民居体现的文化内涵,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讨论和分析归纳和总结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特色,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民居的意识。 【创新点与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多媒体的运用搭建了一个感性的,鲜活的 、立体的学习空间,如课件,影视资料等。本节课有音乐,地理,历史等科目的融合,体现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特点,了解有代表性的民居布局及其典型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传统民居,课前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特点。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互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悟传统民居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认识到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及其体现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   【教学方法】:启发法、情景创设法、小组合作、讨论等。   【教学用具】: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齐放,在民居建筑上也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点,猜猜这些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 2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建筑类型,这样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居模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 3、课件展示: 民居概念:百姓居住之所。我国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样式各异的民居之地。 4、今天和老师一起进行民居一日游。 (二)探究新知: 师生共同了解、欣赏福建土楼和北京四合院。 课件展示地理分布图:旅游第一站—— 北京四合院 (1)播放北京四合院的录像片,根据看视频和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四合院。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比如所谓四合,“四”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的典型形式。 (3)探讨:1、中国最大的四合院是什么?四合院的布局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四合院中各房名称吗?四合院的灵魂之门和规矩之门是什么?四合院的色彩的特点,四合院的精神等。进行探讨。 (4)师总结: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不管是从平面布局的内部结构以及细部的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精锐风格,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石;老爷、小姐、胖丫头”。如果让你生活在四合院里,你会有什么生活感受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回答。 (4)美文欣赏。(描写四合院的诗) 课件展示地理分布图:旅游第二站—— 福建土楼 播放有关福建土楼的记录片,了解当时居民的生活状态。学生欣赏录像片及课件,根据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探讨:从土楼的起源,外形、结构,功能,文化上去探讨,分析土楼。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福建土楼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例如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他也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这种聚族而居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大家族的观念,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 学生通过对教科书及课件的欣赏、教师的讲述了解福建土楼的特点,再一次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魅力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活动:小组PK活动 1、干栏式 PK窑洞--结合地形,材料,结构,优点等进行分析,探讨。(分成两队小组讨论,干栏式一组,窑洞一组,每组派代表阐述讨论结果。) 2、皖南民居PK开平碉楼 3“移动的房子”指的是哪个民族的民居建筑?为什么要建造成这样?同样小组讨论。 4、通过学习,思考问题: 各地的民居是否一样呢?他们的建造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民居最大的特点: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各地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处。 (四)知识拓展:关注地域文化,欣赏家乡民居,体会家乡民居艺术魅力(课件展示) (五)课堂小结: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优秀文化遗产。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建筑类型,而这些也传达着不同的风俗,诉说着不同的百姓故事。品味民居,也是在品味中国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百姓繁衍生息的历史。每个地域的民居都体现着先

文档评论(0)

嘉之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