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7
天麻饼_普济方卷四十六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天麻饼_普济方卷四十六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8
1.1. 组成:川乌(生,去皮尖)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干姜1两,羌活1两,甘草(生)1两,半夏(洗)半两,天南星(生)半两。 8
1.2. 功效:头风,伤风鼻塞,一切头疼,偏正头风;并治中脘痰饮停积,及脾胃饮食所伤。 8
1.3.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六。 8
2. 对姜丸 8
2.1. 减:川乌、天麻、防风、羌活、甘草 8
2.2. 组成:半夏半斤,天南星半斤,干姜1斤。 8
2.3. 功效:膈有寒痰,呕逆眩运。 8
2.4. 来源:《鸡峰》卷十八 8
3. 防风散(《普济方》卷一○五引《指南方》。) 8
3.1. 减:川乌、天麻、干姜、半夏、天南星 8
3.2. 组成:防风1两,羌活半两,甘草1分。 8
3.3. 功效:贼风口?。 8
3.4. 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引《指南方》 8
4. 羌活汤 8
4.1. 减:川乌、天麻、干姜、半夏、天南星 8
4.2. 组成:羌活、防风、甘草。 8
4.3. 功效:疟疾,邪气浅在表。 9
4.4. 来源:《脉因证治》卷上 9
5. 省风汤 9
5.1. 减:川乌、天麻、干姜、羌活、天南星 9
5.2. 组成:半夏8两,防风4两,甘草2两。 9
5.3. 功效:痰厥。 9
5.4.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七引《卫生家宝》 9
6. 半夏干姜汤 9
6.1. 减:川乌、天麻、防风、羌活、天南星 9
6.2. 组成: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 9
6.3. 功效:干呕,吐涎沫。 9
6.4. 来源:《张氏医通》卷五 9
7. 三圣丹 9
7.1. 减:川乌、天麻、防风、干姜、羌活 9
7.2. 组成:天南星(炮制)1两,半夏(汤泡7次)2两,甘草(生用)5钱。 9
7.3. 功效:久嗽。 9
7.4. 来源:《医学正传》卷二 9
8. 半夏丸 9
8.1. 减:川乌、天麻、防风、干姜、羌活、天南星 10
8.2. 组成:半夏4两(以醋1升煮,候醋干为度),甘草1两。 10
8.3. 功效:头风吐痰。 10
8.4.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 10
9. 半夏丸 10
9.1. 减:川乌、天麻、防风、干姜、羌活、甘草 10
9.2. 组成:天南星4两,半夏4两。 10
9.3. 功效:痰。 10
9.4.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 10
10. 半夏丸 10
10.1. 减:川乌、天麻、防风、羌活、甘草、天南星 10
10.2. 组成:半夏1两,干姜半两。 10
10.3. 功效:久吐不止。 10
10.4. 来源:《普济方》卷二○六 10
11. 催潮散 10
11.1. 减:川乌、天麻、防风、干姜、羌活、甘草 10
11.2. 组成:天南星1两,半夏(生)1两。 10
11.3. 功效:针铁箭头等锋刃器,入皮肉、筋骨害人,不能出。 10
11.4.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八五引《施圆端效方》 11
12. 黄龙丸 11
12.1. 减:川乌、天麻、防风、干姜、羌活、天南星 11
12.2. 组成:半夏半斤(酽醋1斗浸3日,入银器中慢火熬醋尽,取出,新汲水洗,晒干),甘草1两。 11
12.3. 功效:中暑。 11
12.4. 来源:《百一》卷七 11
13. 半夏汤 11
13.1. 减:川乌、天麻、防风、羌活、甘草、天南星 11
13.2. 组成:半夏、干姜各等分。 11
13.3. 功效:干呕吐逆痰沫出者。 11
13.4.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11
14.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11
14.1. 减:川乌、天麻、防风、羌活、半夏、天南星 11
14.2. 组成:甘草4两(炙),干姜2两。 11
14.3. 功效: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11
14.4. 来源:《伤寒论》 12
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pptx VIP
- 定时交通灯控制设计.pdf VIP
-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doc VIP
- 学校家长安全责任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基础测试题.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食用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10.3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pptx VIP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深圳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题(带答案).pdf VIP
- 2023年春国开(甘肃)《个人理财》形考任务1-4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