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中地区的自然概况与民居特点
陕西地理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中部为关中盆地,海拔320~800 米左右。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很明显。
渭河以南的平原地区的民居,以木构架、土坯墙、夯土墙、砖墙为主要材料的单层坡屋顶建筑为主。在台塬断续分布处也有少量生土窑洞民居,多半用于存放蔬菜、瓜果及柴草,一般不作居住之用。渭河北岸二阶台地的后缘,分布着东西延伸的黄土台塬,北接陕北高原南缘的山地,黄土层厚由十多米至百余米, 塬面广阔,一般海拔为 460~850 米。塬上的一般民居与塬下相同。
在平原与台塬接壤处,台塬拔地而起,由于黄土质地坚硬,平原与塬地几成 90°而不塌,多数民居就在向阳的塬壁上开挖窑洞;有的因地就势,背靠塬壁把生土窑洞与石砌窑洞或一般民居组合成院落。
关中盆地的年平均温度为 12°~13.6°,属暖温带。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气温升降急骤,夏有伏旱,秋多连阴雨。西安市是本省夏季高温中心之一。东至潼关,西至宝鸡,其温差相差无几。无霜期 207 天。年降雨量 604 毫米,雨量集中在 7~9 月。近年来冬季及夏季平均气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从历史记载及现存民居的形式与布局看,还是属于北方类型。民居的坡屋面形式以硬山居多,瓦屋面只作仰瓦,平面布局与构架举折与北京民居类同。由于夏季酷暑,因此较多的宅院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南北窄长的内庭, 使内庭处在阴影区内,以求夏季比较阴凉。
关中民居的细部与装修
代代相传、精工细作的传统建造工艺在民居的细部装修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许多细部雕饰本身就是一种完美成熟的艺术品,它们极大地丰富和烘托了整个建筑造型,给朴实无华的民居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色彩。
入口门楼
关中地处全省中部,物产丰富,交通方便,处出经商、做官者较多,反映在民居中木雕、砖雕、石刻兼容并蓄,尤其是明清官宦的深宅大院,精雕细刻,做工精致,受到京城匠师的工艺影响较深。
关中民居重点装饰的部位主要是入口门楼、檐部、壁面、马头墙、屋脊、门窗、及室内装修等。
隔扇与门罩
檐部装修
拴马石
关中民居的结构与构造
关中民居的结构体系基本是以木构架作为房屋骨架的砖木和土木房屋,此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关中大部分地区。
关中民居中的砖木和土木房屋与我国传统建筑一样,以木构架作为房屋骨架,承受屋面重量。墙与骨架脱开只承受自重并作为围护结构和分隔空间之用,称之为“墙倒屋不塌”,这就为平面的划分,室内外空间的分隔,门窗的开设提供了自由灵活的条件。构架基本形式分为以下两种:
抬梁式构架
这类构架由柱、梁、檩、椽组成。柱下设置柱顶石作柱础,上部承梁,梁上托檩排椽.
三角架前后加一步架
韩城党家村党宅木构架
穿斗式构架
构架由柱、檩、椽、穿枋组成,每根檩都直接架在柱上,柱下设柱顶石,柱与柱之间用穿枋联系以保持稳定。
西安某宅山墙木构架
陇县某宅构架
关中民居的建筑造型
关中地区城镇及规模较大的村落,其道路多呈棋盘状,并设有连通住户的小巷。住房都沿街或巷道两侧布置,即使是小的村落,也夹道布置,户户毗连构成群体。同时,关中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都比较严谨,多数为传统的四合院和三合院,但院落层次较多,一般为两进院或三进院。房屋多呈对称布置,中轴明确。因此从局部看,往往形成较为程式化的外观模式。
建筑外观的基本形式倒座临街
以 3 或 5 开间的倒座面向街道,多数在右边第一开间设置大门,仅少数富商或官宦人家则居中设门。无论将大门设在哪一间,它都是立面的重点装修部分,形成构图中心。除少数住户的大门与外墙平外,多数住户的入口都向内凹进,大门一般设在由外墙向内约为房屋进深的 l/2 或l/3 处。
韩城县党家村党宅入口
倒座其它各间常以磨砖对缝的青砖墙面面向街道,为了安全和私密性要求,多数地区外墙上不开窗, 只在韩城地区,有些住宅外墙开圆形高窗。
关中大多数民居屋面为小式瓦作,铺小青瓦两端局部用筒瓦骑缝,檐部加飞椽,屋脊做雕砖或用片瓦组成镂空花饰。少数大户人家住宅脊上有兽吻装饰。
关中地区,尤其在西安、三原、渭南一带,每户的用地窄而长,院落层次多,厢房的进深浅,厢房屋顶多做单坡,坡向院内。因此,当宅院处于街角两面临街时,住宅的侧立面往往是以高大厚实的正房和倒座的山墙面以及厢房后墙和稍矮的院墙面向街道。虽然都是实体墙面,但却因其各组成部分的高低曲直不等,自然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外形轮廊,给人以古朴、浑厚的感觉。
两厢山墙临街
关中地区不少传统民居多为三合院布局形成,形成两厢山墙面向街道。一般为硬山到顶,屋面做双坡或单坡。单坡顶都坡向院内。硬山墙上部山花部分设通风小窗,小窗的花格用瓦片组成或做雕砖花格。大门门楼设在两厢山墙之间,是立面的重点装修部分。
土筑墙与建筑外观
关中地区地处平原,雨量少,地下水位低,土层厚土质塑性强,因此作为维护结构的墙体除采用砖墙外,很多住房用土坯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