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pdfVIP

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 ① ② ③ ④ 赵且伐 燕。苏代 为燕谓惠王 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而鹬啄其肉, ⑤ 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 ⑥ ⑦ 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 , 以 ⑧ 弊大众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伐:攻打。②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③惠王:赵国国君。④曝(pù):晒 太阳。⑤喙:鸟的嘴巴。⑥渔者得而并禽之:打鱼的人同时捉住它们。⑦相支:长久相 持。⑧以弊大众:而蒙蔽大家(的眼睛)。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赵且伐燕________ ②以弊大众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4)这个故事后来演绎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1)将要;蒙蔽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 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析】【分析】(1)“且”是副词,将要;“敝”指使…劳苦(贫困) (2)注意相舍指放过对手;并指全都;故翻译为: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 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我们可以不同的人物角度方面来回答。如从苏代的角度,抓住 “方法巧妙、态度诚 恳”等方面来回答;从惠王的角度看,抓住“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方面来回答。 (4)从“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中可知,这个成语应为:鹬蚌相争,渔 翁得利。 故答案为:(1)①将要;②使…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 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 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 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 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⑷本题考查积累成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 来分析成语和谈启示即可。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 ② 钟毓、钟会 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 yáo ) 曰:“可令二子 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A 。”复问会:“卿何以不 汗?”对曰:“B 。” 【注】①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 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 国。 (1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中“令”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下划线词意思是相同的 ( ) A. 可令二子来

文档评论(0)

182****181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岛区原物通达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211MA3EBUTCX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