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T 1231-2016生态公益林监测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01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231—2016 生态公益林监测技术规范 2016 -03 - 18 发布 2016 - 06 - 18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冯俐丽、刘晓静、韩晓红、韩中海、姚松、赵建东、房会普。 生态公益林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公益林监测的术语和定义、 监测指标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 1626-2005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 LY/T 1689-2007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指标体系 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方法 HJ 717-2014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 HJ 632-2011 土壤 总磷的测定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QX/T 5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8部分:降水观测 QX/T 6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 自动气象站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公益林 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 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3.2 林冠截留 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包括降雨、降雪、霜、雾等各种降水) 过程中, 部分水分被林冠接受并直接 蒸发的整个过程。林冠截留量是指林冠截留的降水量。 3.3 树干茎流 降水时,由于林冠的截留作用, 降水的一部分从林冠转向树干流向林地的水量。 3.4 穿透雨 直接穿过林冠间隙落到林地上的水量。 3.5 蒸散量 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消耗水量的总和。 3.6 负氧离子含量 负氧离子,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氧 气离子的含量。 3.7 净初级生产力 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总量与植物自养呼吸的有机物质之差。 3.8 坡面径流场 建立在坡地上具有典型植被(森林类型) 、地形、土壤、 质地、坡向、坡度有代表性的封闭小区, 与周围没有水平的水分交换。坡面径流场一般建筑在土壤层下面具有粘土或重壤土构成的不透水层的地 方, 场的四周用混凝土筑有隔水墙。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集水槽是分开装置的,常设有水井观测地下水的 变化。 3.9 固定样地 在典型生态公益林内,通过选定具有代表群落基本特征(如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层片、外貌以及 数量特征等)的地段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样地,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参数的样地观测数据, 并对森林生态系统内的水文、土壤、气候、生物多样性、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而设置 的固定样地。 3.10 生物多样性指数 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 反映群落自身特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多样 性和β多样性。“多样性表示群落中所含物种的多少, 即物种丰富度, 以及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 即 物种均匀度。 β多样性则表示物种沿环境梯度所发生替代的程度或物种变化的速率。不同群落或某一环 境梯度上不同样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 β多样性越大,反之亦然。 4 监测指标和方法 4.1 监测指标 生态公益林的监测指标见表1. 表1 生态公益林监测指标 指标类别 监测指标 单位 观测频度 公益林生 态系统 林分因子 优势树种、林分结构、郁闭 度、胸径、树高 __ 每五年一次 蓄积量 t ·m-2 生物量 生物量 ㎏ 净初级生产力 g ·hm2 ·a-1 营养物质积累 林木氮、磷、钾含量 %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公益林水文 林冠截留量 mm 利用自记仪器连续观测,每 月取 2 次数据。 地表径流量 mm 林分蒸散量 mm 树干径流量 mm 穿透雨 mm 土壤含水量 mm 公益林土壤 土壤物理性 质 厚度、颜色、质地、湿度、 结构、机械组成、土壤容重 __ 每五年一次 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 毛管孔隙度 % 每五年一次 土壤化学性 质 土壤有机质 % 每五年一次 土壤氮、磷、钾含量 % 土壤 PH 值 土壤凋落物 土壤凋落物厚度、重量 mm ㎏ 气象 气象常规要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