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护理学专业).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护理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它既是三年制高等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又与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本课程围绕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后续课程和基层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合理取舍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习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及常用技术来阐述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制定疾病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其它临床桥梁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以《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护理资格考试大纲》为参考,紧紧围绕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岗位胜任力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进行整合,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思政融合”的原则,简化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课程目标更加符合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上采取“轻结构、重功能”、“讲理论、重应用”的基本思路,同时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的完整性,精选确定教学项目。教学实施中凸显重要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注重功能和病理意义,同时,在准确把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它们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学为本,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 素质目标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尊重科学、敬畏生命的意识。 2.具有“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3.具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良好医德医风。 4.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6.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医患沟通能力。 (二) 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从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理顺三大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2.熟悉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胆色素代谢与黄疸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3.了解各种反应物质的结构式;物质代谢的调节机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 能力目标 1.能在分子水平上形成生命的概念,如人体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 2.能运用所学知识阐释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能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解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对临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护理和治疗提出建议和指导。 4.会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开展相关疾病的社区健康教育。 四、课程学时 32学时,(理论28学时、实训4学时)。 五、课程学分 2学分 六、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序号 教学 项目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课时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1 绪论 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熟悉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3.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1.能够说出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会描述生物化学发展几个主要阶段和生物化学与医学发展的关系。 课堂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板书讲解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生物化学发展对医学进步的推动作用。 思政教育: 介绍我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发展的重要贡献(血糖测定方法,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 1学时 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及应用;氨基酸的基本结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的概念。 2.熟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及氨基酸连接方式。 3.了解蛋白质变性在医学上的应用;蛋白质的分类。 1.能归纳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包括元素组成、氨基酸的结构特征和分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几种主要形式。 2.能举例说出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活性的关系,理解分子病、构象病的概念。 3.能说出蛋白质重要理化性质的应用,在实践中应用蛋白质性质指导临床工作。 4.会计算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课堂教学: 1.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板书进行课堂教学,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镰状红细胞贫血)。 2.引导学生认识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