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VIP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1. 我国历史上某位统治者曾“欲天下安治”而采取了“众建(增加)诸侯而少(削弱)其力”的措施,出现于年代尺的(  )处。 A. A B. B C. C D. D 2. 如图能够反映明清时期“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主题的有(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一条分界线,之前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之后变为“投资+特权”。关于这次战争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开放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中国起死回生。”下列体现毛泽东“对症下药”的事件有(  ) ①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④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推论 ①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中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②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④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 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6.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与该思想最吻合的新中国外交智慧是(  ) A. 反对霸权主义 B. 不结盟政策 C. “一国两制”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7. 伯里克利说:“我们这个政体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材料体现了(  ) A.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B. 雅典所有居民都能参政 C. 罗马法学系统完备 D. 印度佛教教义影响深远 8.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的抗战(  ) A.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B. 促进了中华民族空前的觉醒 C. 对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D. 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9.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判断: ______ 。 理由: ______ 。 10. 民之大事在于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程惠农】 唐太和七年建造的它山堰,解决了鄞江(甬江支流)夏季洪水泛滥成灾的问题,发挥阻咸、泄洪、灌溉农田等功能,与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称为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改编自《浙江文物》 ?材料二:【工具助农】? 材料三:【制度利农】 《唐会要》记载“(唐)太宗贞观三年正月,亲祭先农,躬御耒耜。”《资治通鉴》记载“(唐)睿宗戊子幸济东耕籍田。”唐玄宗礼毕之后往往还要颁布诏书,告诉天下自己重视粮食生产的态度和决心。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甬江的流向并分析唐朝建设它山堰水利工程的自然原因。 (2) 请任选材料二中一种生产工具,说说它的名称及其发明和推广在助农中的作用。 (3)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述唐朝发展农业给当下解决三农问题带来的启示。 11. 报纸是大众的老师。《申报》被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请写出材料①中使中国“非往日可比”的历史事件,列举该时期让中国“日异月新”的“局厂”一例。 (2) 材料②反映的社会变化,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简析材料③中学生“群起示威”的原因。该事件为国家带来哪些“荣光”? (4) 请为《申报》刊登的三个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 12. 万物皆流变。世界经历了由“孤立——联结——变化——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结的世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变化的世界】到光荣革命为止……英国形成了……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英国通史》 材料三:【发展的世界】18世纪后半期……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 ——《工人阶级状况》 (1) 根据材料一阐述世界是怎样走向联结的。 (2) 材料二中英国开创的政治“新文明”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该文明提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孤独的巍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中学试卷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1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