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914—2023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060 CCS A 47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914—2023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 Data format of terrestrial ecological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 2023-03-10 发布 2023-04-1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陆地生态气象数据存储结构 2 5 陆地生态气象数据编码 6 6 观测数据的时间格式、时制和日界 9 7 观测站名称的编码命名规则 9 附录A (规范性) 陆地生态气象数据格式表 10 附录B (规范性) 陆地生态气象数据编码表 52 附录C (规范性) 过程记录和波动记录的说明 69 参考文献 7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蒙古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新天元防灾减灾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学会、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 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浙江大 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河南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科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气象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 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云南省气候中心、山南市气 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乌兰巴特尔、金红伟、侯英雨、师春香、鲜超、毛飞、黄敬峰、王连喜、孙忠 富、赵国强、何清、黄彬香、胡树贞、李新建、庄立伟、冯民学、唐红艳、马瑞升、孙涵、花卫东、方 晓红、余卫东、陈鹏斐、苗百岭、朱海军、周成龙、朱静、李嘉洁、云文丽、余凌翔、扎多、李斌、杜 方洲。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地生态气象(不含湿地和人工设施)数据层次级别与标识,数据编码、时制和日界 以及观测站命名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农业、林业、草牧业、环保、旅游等行业及社会机构开展陆地生态气象社会化 观测应用数据的本地存储、应用和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陆地生态系统 terrestrial ecosystem 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注: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农田、城 市等人工生态系统。 区域 region 按其自然地理特征的内部同质性结构、类型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的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 注:对应植被群落层次与常规地面气象的观测空间。 地块 site 按地理与生物种群指标划分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注:对应生物种群层次与株间梯度气象要素的观测空间。 景观 landscape 区域呈现的景象(视觉效果)。 生态特征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形态、尺度、重量、颜色、音色、音量、品质、产量等。 注:生态特征的结构包括生物种类、数量、空间配置、发育期等,形态包括株型、体形、直立、倒伏等,量值包括 高度、大小、茎粗、覆盖度、叶面积系数等,重量包括鲜重、干重、果重、粒重等,音色、音量包括禽鸣、畜 叫、鸟鸣、蛙叫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