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宋代著名词人简介(辛弃疾岳飞陆游柳永简介).pptVIP

国学经典:宋代著名词人简介(辛弃疾岳飞陆游柳永简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六讲宋代词人国学经典 柳 永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岳 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陆 游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辛弃疾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目录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壹辛弃疾 辛弃疾(1140.5.2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称号 与苏轼齐名——“苏辛” 与李清照齐名——“济南二安” 人称“词中之龙”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曾多次上书,提出建议,但均未被采纳。 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 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风格: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内容: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执政者屈辱求和的谴责、对祖国山河的吟咏。 特点: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前任典故、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意象: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作品集《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代表篇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产量较多的作家。 辛弃疾作品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辛弃疾的《行书去国帖》为纸本,行书十行,为酬应类信札。 中锋用笔,点画规矩,书写流畅自如,于圆润爽丽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气象。 辛弃疾的书法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 掌书记 ”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叛徒杀害了耿京。辛弃疾亲率 50 骑兵,直闯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 23岁,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qian)判,自符离之役(1163年)失败后,南宋王朝甘心俯首称臣,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更受到歧视而不被信任。六年后才逐步升迁,但都在地方任职。26岁时,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体现其深谋远虑,智略超群。 31岁,进献《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陈述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富国中兴的大计,但未被实施。29-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任职上有大的作为和建树。 但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42岁,即淳熙八年(1181)冬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64岁,即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用,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65岁,即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