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ICC乳腺癌风险降低指南解读(2023)
前言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女性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1]。据估计,2020 年全球新发乳腺癌约226万例,约68 万人死于乳腺癌[1];其中,我国新发乳腺癌达41 万例,约占全球的1/5[1 ],且自1990 年以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达到全球的两倍以上,乳腺癌正严重威胁着我国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带来巨大负担,实现有效的乳腺癌防控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制定有效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案、实施可靠的乳腺癌风险降低策略势在必行。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风险因素和个人风险因素两大类,但真实世界中仅有10%~15% 的乳腺癌发病可归因于遗传因素,而绝大部分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影响[2]。我国由于种族特征、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因而风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联可能与西方国家存在细微差异,但大部分的风险因素相似[3-4]。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1、家族/遗传风险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20 年的数据,中国女性终身的乳腺癌发病风险约为5.3%。然而,某些与乳腺癌风险密切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发生致病/可能致病(pathogenic/likely pathogenic,P/LP)的突变时,会将突变携带者的终身乳腺癌风险提高至20%~60% 以上,特别是许多与标志性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P/LP突变会大幅提高携带者的终身乳腺癌风险(表1)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李法美尼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LFS)相关的TP53 基因、考登综合征(Cowden syndrome)/张力蛋白同源的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错构瘤综合征(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PHTS)相关的PTEN基因、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相关的上皮-钙粘连素1(CDH1)基因以及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STK11)基因等。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此外,还有许多缺乏标志性遗传病的基因P/LP突变也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乳腺癌风险,如乳腺癌易感基因相关蛋白2(PALB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ATM)、BARD1、检查点激酶2(CHEK2)、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RAD51C或RAD51D基因等。携带上述基因P/LP突变的个体均视其具有已知的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中, BRCA1 和BRCA2基因P/LP突变发生率分别约为1.9%和2.1%,而TP53、PTEN、STK11、CHEK2、 NF1 等基因的P/LP突变率约为0.18%~0.44%。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对于上述基因P/LP突变未知的个体,则需要使用乳腺癌的家族/遗传风险标准[7]进一步评估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该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家族中是否有上述遗传基因P/LP突变携带者,这些基因突变多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携带者的子女有50%的概率遗传其突变;(2)经模型(如BRCAPro模型、CanRisk工具等)预测个体携带BRCA1/2致病突变的概率;(3)个体或家族中是否有LFS、考登综合征/PHTS等病史;(4)个体或家族中是否有卵巢癌(特别是上皮性卵巢癌)、胰腺癌(特别是外分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或弥漫性胃癌等癌症病史;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5)家族中是否有乳腺癌病史,包括乳腺癌确诊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17-19]、是否男性乳腺癌[20];(6)家族中是否有德系犹太人血统[21-22]等。由于该标准较为复杂,本文仅将其整理概括为图1(具体详见《NCCN 遗传/家族风险评估指南:乳房和卵巢》。满足≥1条标准者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P/LP突变的概率增加,因而患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视为具有家谱提示的乳腺癌遗传易感性,本指南建议进行正式的遗传评估和咨询(包括可能的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明确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DCIS:导管原位癌;P/LP:致病/可能致病;* 与乳腺癌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包括Li-Fraumeni综合征、Cowden综合征/PTEN错构瘤综合征(PHTS);# 对于胰腺癌或前列腺癌,只考虑一级亲属的家族史;△ 基于BRCAPro、CanRisk等模型的预测结果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2、个人风险因素目前较为公认的影响乳腺癌风险的因素较多,结合指南将其归为以下4类(表2)。2.1? ? 人口学因素 人口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种族等。研究[21-22]显示,女性是乳腺癌的主要受累群体;而德系犹太人中较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