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工作人员1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工作人员1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6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工作人员1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优质资料,祝你成功!

江苏南京邮电大学招考聘用工作人员1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题型1 23总分得分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300题) 1.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与学历高低正相关 B.职业道德的养成只能依靠法律制度 C.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道德素质 D.职业道德素质与个人收入关系密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 第二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的道德素质。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职业道德与学历高低无关。A项错误。 B项: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是基础,靠自律。B项错误。 D项: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职业道德素质与个人收入无关。D项错误。 2.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 A.道德规范 B.组织精神 C.组织素养 D.组织心理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几个方面,同时还包括组织的美学意识、组织心理、组织的管理思维方式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在组织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来的。 A项正确,组织素养属于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B项正确,组织的道德观念是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风气和习俗,包括是非的界限、善恶的标准和荣辱的观念等。 C项正确,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群体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 D项正确,组织心理属于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ABCD。 3.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中国最大的四个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的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也各异。   A项:错误,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1400米。   B项:错误,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米。   C项:正确,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D项:错误,云贵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湘桂丘陵及中南半岛北部高原之间,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属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 ? ? ? 故正确答案为C。 4.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一个议题。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 B.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 C.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 D.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提出“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一话题,并指出这一话题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关注。接着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在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中,作家是缺席的。尾句通过“有一种观点”“有人认为”等对前文观点进行阐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