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年学飞机
9年做导弹
55年放卫星
今天,当我们仰望星空,导弹、卫星,“嫦娥”、“北斗”……
这满天星斗的璀璨
都是这位老人
为中华民族写下的传奇;;;;;;在苏联,孙家栋称得上是顶级学霸,毕业那年
毕业那年,全苏联军校只有13人获得50克纯金的斯大林头像金质奖章,其中,就有中国留学生孙家栋。
1958年3月
以全优成绩毕业的孙家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马上回到祖国!一个月后,他终于踏上归国的列车,在隆隆的火车声中,这个离家7年的年轻人,已经从一名俄语翻译,成长为飞行器发动机技术专家。。;;;1966年10月27日,东风二号导弹携带原子弹准确命中目标塔。
这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之后,孙家栋又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并升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1967年建军节前的一个下午,正趴在火箭图纸上研究的孙家栋突然接到通知
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这一决定是钱学森点将、聂荣臻亲自批准的。这一年,他才38岁。
此时,距离中央决定要在1970年发射这颗人造卫星,只剩下短短3年时间!东北爷们的果敢,孙家栋直接领命,很快,他从各单位挑出18名技术人员,组成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十八勇士”。;;;1974年11月5日,是孙家栋生命中最最煎熬的一天。
这一天,我国要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然而,在发射21秒后,火箭与卫星一起爆炸……
孙家栋从地下指挥所里走出来后,眼前的一幕令他刻骨铭心:“沙漠里已经是一片火海,我整个脑子一片空白,大家都痛哭起来。”
在天寒地冻的沙漠里,他们打着手电筒、弯着腰,一寸一寸地在沙子里找火箭的残骸。
连着几天,那片沙子几乎被扒了一层,螺丝钉、小铜块、小线头一点点被他们收集起来。最后实验证明,是一截外表完好、内部断开的导线酿成了这场事故。
孙家栋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一个裂痕就牵扯到整个航天产品的成败,这个教训太深刻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进入远地轨道,信号覆盖中国全境,中国中央电视台实现了第一次???电视直播。之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也相继发射成功。
1985年10月,中国航天部发布的一条消息震惊世界: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
此时的孙家栋,已经是航天部副部长。那几年里,他从航天专家变身“商人”,向美国推销中国的火箭!当时,国家经济条件有限,代表团在美国住的旅馆条件很差。华侨们十分坦诚地对孙家栋说:“你们住在这样的旅馆,跟人家谈几千万美元的生意?谁能相信你们?谁信你是共和国的副部长?”;;;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
那年,孙家栋已经75岁,面对航天这样几乎不容许失败的高压力、高强度的行业,他真的可以功成身退。没有丝毫犹疑,75岁的孙家栋再一次欣然受命,担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有朋友劝他: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有损半世英名?孙家栋又一次回答: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07年是中国探月工程最关键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已经是78岁的他,10次进入发射场,参加主持了近百个会议,一年跑烂了四五双布鞋。从卫星进入发射准备状态开始,天天坐镇在航天指挥中心。;一头苍苍白发,一个破旧的眼镜盒,一支一块钱的碳素笔,一丝不苟地做着记录……那这就是孙家栋,从不图名图利,一辈子,就只有一个信念,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好每一件事。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38万公里外的月球,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卫星,终于来了!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
那一刻,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三位为中国探月工程呕心沥血的老科学家,紧紧抱在一起,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基于近五年数据的百草味公司财务分析报告》6400字.doc VIP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答案)【推荐】.docx VIP
- 3-地震各向异性.pdf VIP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docx VIP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doc VIP
- T CBJ 1104—2023 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指南.pdf VIP
- 方桩静压施工方案.docx VIP
- KSC20系列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使用说明书V_1.2.docx VIP
- 心血管慢病管理.pptx
-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