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
温 馨 提 示
本doc文档是从对应的PDF文档手工转换而来的,方便大家进行二次编辑或学习交流。因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doc文档难免会出现疏漏、错误、排版等问题,影响文档质量。在doc文档末尾,会提供附件(对应的PDF文档),附件需下载doc文档后,方能打开阅读。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希望大家不吝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GB/T 16422.2—2022/ISO 4892-2:201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理 1
5 设备 2
5.1 实验室光源 2
5.2 试验箱 4
5.3 辐照仪 5
5.4 黑标温度计/黑板温度计 5
5.5 润湿和湿度控制装置 5
5.6 试样架 5
5.7 性能变化评价设备 5
6 试验样品 5
7 试验条件 6
7.1 辐照度 6
7.2 温度 6
7.3 试验箱内空气相对湿度 6
7.4 喷淋循环 7
7.5 有暗周期的循环 7
7.6 暴露条件的设置 8
8 步骤 8
8.1 总则 8
8.2 试样的安装 8
8.3 暴露 9
8.4 辐照量的测量 9
8.5 暴露后性能变化的测定 9
9 试验报告 9
附录A(资料性)经过滤的氙弧辐射——光谱辐照度 10
附录B(规范性)更多的暴露循环 11
附录C(资料性)日光滤光器的分类 13
参考文献 15
Ⅲ
GB/T 16422.2—2022/ISO 4892-2:201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64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的第2部分。 GB/T 16422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氙弧灯: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本文件代替 GB/T 16422.2—2014《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与 GB/T 16422.2—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在“表1”脚注a 和“表2”脚注a 中增加了关于光谱辐照度“2 nm 递增测量”的表述(见表
1、表2);
b) 增加了测量表面最高温度装置的建议(见5.4);
c) 更改了表3中暴露循环,仅保留原有的三种暴露循环,删除了方法A 中两种黑标温度为 (100±3)℃的暴露循环(见表3,2014年版的表3),调整其他三种不控制试验箱温度和相对湿 度的暴露循环为表B.1(见表B.1,2014年版的表3);
d) 更改了表4中暴露循环,仅保留原有的三种暴露循环,删除了方法A 中两种黑板温度为(89± 3)℃的暴露循环(见表4,2014年版的表4),调整其他三种不控制试验箱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暴 露循环以及新增两种方法A 的暴露循环列为表B.2(见表B.2,2014年版的表4);
e) 更改了关于暴露条件设置的规定,并指出黑标温度与黑板温度之间没有关联以及黑标温度计 代替黑板温度计使用的条件(见7.6,2014年版的6.6);
f) 增加了附录“更多的暴露循环”(见附录B)。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 4892-2:2013《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纳入了ISO 4892-2:2013/Amd.1:2021的修正内容,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 直双线(Ⅱ)进行了标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泾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山东 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万华化学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信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ATLAS 亚太拉斯材料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恒 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旭光聚合 物有限公司、美国Q-Lab 公司上海代表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浩江、铁文安、赵磊、王飞、王灿耀、刘罡、杨莉、谢潇、程舸、陆博、蓝先、 周业华、王海利、张恒、田小艳、陈国阳、陈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