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篙镇 16m 规划道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内容及规模
竹篙镇 16m 规划道路,位于金堂县竹篙镇,南接既有道路(宽度 12m),北
接 16m 规划道路,道路红线宽度 16m,全长 101.694m;
本阶段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通信管道(土建)
工程、交通标志标线工程)在内。
二、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与标准
2.1 设计依据
1、《道路测量资料》金堂县测量队 2013 年 7 月;
2、《竹篙 16m 规划道路用地(红线)图》金堂县城乡规划规划局;
3、建设方提供的既有污水管道资料;
4、《金堂县竹篙组团总体规划》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院;
5、《四川省金堂县资水河竹篙镇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四川大学工程
设计研究院;
6、《金堂县竹篙镇观音巷二期项目 1、2 号地块方案设计》成都明辉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
7、《关于竹篙观音巷二期 16m 道路方案的审查意见》金堂县城乡规划规划
局;
8、《明辉时代广场(旧城改造)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详勘)》成都北南
建设勘察有限公司。
2.2 采用的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2);
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范》(JTG D30-2004);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17、《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
2.3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沥青路面);
2、设计车速:20km/h (路线长度限制);
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4、设计荷载:道路BZZ-100KN;
5、交通等级:轻型交通;
6、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道路设计年限为15年,路面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10年;
三、道路沿线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3.1气象、水文特征
金堂县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川中丘陵西缘,居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
气温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
3.2区域地质概况
金堂县属于四川省东部地区,跨“成都断陷”、“龙泉山褶皱带”和“川中
台拱”三大构造单元。为新华夏系和旋扭构造体系。地层露头除西北平原与河谷地
区外,多属中生代中上时期之红色地层。
据勘察单位项目场地钻孔及其它钻孔揭露,勘探深度内场地上覆人工填土
(Q4ml)及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冲洪积(Q4al+pl)成因的粉质粘土和中砂,下伏
白垩系灌口组(K2g)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其中粉质粘土和中砂未经处理不宜作拟
建物的持力层,基岩是良好的持力层。
3.4地震基本烈度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三组,特征周期0.45s,处于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
四、道路平面设计
本段道路的道路走向、规划中心线位置、平面线形、平曲线半径、道路红线
宽度、相交道路位置等,完全由相关规划用地条件确定,并已通过相关规划管理部
门审查;
本次设计16m规划道路平面线型呈南北走向,设计起点与南侧12m规划道路
交叉,设计终点与北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功能医学》PPT课件.pptx VIP
- 水泥土搅拌桩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稿[2022课标].pdf
- 2024雅科贝思ASD驱动器用户手册-0903.pdf VIP
- 医院价格管理自查报告.docx VIP
- 《工程光学》14-6偏振的矩阵表示.ppt
-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课件_高中历史_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pptx VIP
- QCR9602-201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