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为教学文档,大家可根据需求进行修改,不足之处请谅解。
地理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6讲 湿地与森林
高考内容要求 1.人地协调观:森林和湿地对人类的价值,人类对森林和湿地的影响,保护森林和湿地的途径。2.综合思维:分析湿地产生原因,森林和湿地破坏的原因、产生的危害。3.区域认知:森林和湿地的形成、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地理实践力:探究当地森林及湿地破坏问题,归纳其成因及治理措施。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核心素养解读
思维导图:
考点一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考点二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主观题增分策略十 生态环境问题类/////////////////////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考点一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______覆盖的土地。1.湿地的含义(3)湿地的特点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____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浅水沼泽滩涂水库陆地与水体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3.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破坏植被导致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污染环境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
4.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由于所处地区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2)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读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5.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泥沙淤围湖造田、中上游植被破坏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加固干堤、疏浚河道;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案例2:青海湖 1957年至1981年,实测水位下降了2.65米, 面积减少了228平方千米,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流域内引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③流域内破坏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1)①建立____________,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______;③采取工程措施,______已经退化的湿地;④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⑤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2)不同类型湿地的具体保护措施:①沼泽:建立湿地保护区;退田还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②湖泊: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季节性休渔等。③沿海滩涂:划定自然保护区;有节制地开垦滩涂;营造防护林体系;发展生态养殖,开展旅游观光。④三角洲:防治水污染;加强水利工程的修建;保护河流的有效供水。6.湿地的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退耕恢复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大河上游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湿地成因分析:抓住自然地理五大要素用来水多,排水不畅的原理分析气候:(降水)降水量较多;(气温)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微弱;地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土壤:冻土发育,不利于下渗;水文:凌汛,洪水泛滥;水网密度,水量充足等。
案例: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技法点拨]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模板问题表现—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
[解题探究](2022·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问题研究实体商店何去何从.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详细复习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单元总结课件 .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六章救灾物质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 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章末详细总结 .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总结课件 .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复习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