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复习课件第一节:流水地貌按成因分类:流水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①溯源侵蚀----向源头方向延长。②下蚀----使河谷不断加深,形成“V”字型河谷③侧蚀----河谷不断加宽,形成槽型河谷(一)流水侵蚀分为哪三种?分别对河谷有什么影响?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①溯源侵蚀侵蚀方向:作用位置:影响:最终:主要在河流源头。使河流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谷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V 字形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流占据。谷地狭窄,深度大于宽度。 侵蚀方向: 作用位置: 影响:最终:形成深而窄的“V”型河谷②下蚀向下侵蚀主要在河流上游下蚀使河床加深 ③侧蚀侵蚀方向:作用位置:影响:最终:向两侧河岸的侵蚀主要在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使河流弯曲,河床加宽 形成槽形/U型谷地(二)河谷的演化发育过程(重要)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作用强烈以垂直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一般位于河流上游(1)初期形成“V”形河谷(深而窄),以下蚀为主,多形成瀑布与峡谷,分布于上游。(3)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宽而浅),以侧蚀为主,河谷继续拓宽,转为沉积作用,主要在河流的下游。(2)中期形成凹岸和凸岸,出现曲流,河谷拓宽。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曲流)。难点:凸岸流速慢凹岸流速快凹岸深凸岸浅凹岸侵蚀凸岸沉积凹岸与凸岸相比,哪里更适合建码头?哪里更适合建居民点?原因是?答:1.凹岸是侵蚀地貌,岸陡水深,适合建码头。2.凸岸是堆积地貌,地势较高,适合建居民点。凸岸-堆积河流流向凹岸-侵蚀牛轭湖河曲——蛇曲——牛轭湖地区:平原地区结果: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留下废弃的弯道,呈“Ω”形。(三)河谷横剖面: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河流阶地河漫滩河漫滩河床在河谷两侧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河谷横剖面结构示意图枯水位洪水位①河流在汛期/洪水期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②堆积体面积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2.河流阶地:河谷基本形态包括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一般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谷坡上常发育一些阶地,如下图所示: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人们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T2和T1形成早晚 分析: 内力:原为河漫滩,后地壳间歇性抬升外力:流水沉积选择题1.土壤肥沃;2.地形平坦,便于耕作;3.并且取水便利,不会被洪水淹没。阶地越高,形成年代越早T2早于T1(三)流水侵蚀地貌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的主要特点。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 504.6 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 6 009 米,江面最狭处仅 35 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2.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抬升有关,同时由于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金沙江虎跳峡美国黄石 V型峡谷怒江大峡谷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三角洲平原(河流的入海口)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二)、河流堆积地貌1. 洪积平原冲积扇:河流冲出山谷,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山麓(山脚)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是当地人口集中分布区。多见于西北地区河流下游。3. 三角洲平原水下坡度平缓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河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海潮顶托作用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的泥沙进入海洋时,由于地势变缓,流速变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上游:聚落多呈条带状分布于相对低平的河谷、河漫滩平原、洪积扇、冲积扇向山坡过渡地带。河流中下游:受地形及航运影响,聚落多沿河或沿海呈条带状及平原区团状分布。河流对聚落的影响: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第二节:风成地貌 你知道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吗?你知道敦煌附近的魔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概念: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是因为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风蚀地貌(雅丹、风蚀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风蚀地貌(雅丹、风蚀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风蚀地貌: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叫风蚀地貌。风中挟带沙粒,在风速降低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考点5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二 考点4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 微专题19 湿地.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问题研究实体商店何去何从.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详细复习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单元总结课件 .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六章救灾物质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 课件.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章末详细总结 .pptx
-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总结课件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