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疱疹病毒科 分类 疱疹病毒甲亚科: 包括伪狂犬、传喉、MDV、鸭瘟 疱疹病毒乙亚科 疱疹病毒丙亚科 未定名亚科 主要特征 病毒直径150 nm,具有囊膜,20面体对称,由162个壳粒组成,囊膜上具有许多糖蛋白的纤突。 基因组由单分子双股DNA组成,大小为125~235 kb,不同成员的基因组组成、大小及结构有很大差异。 脂质双层膜 疱疹病毒 核衣壳 糖蛋白纤突 内膜 伪狂犬病毒 又名猪疱疹病毒1型,属甲亚科,猪为原始宿主,可感染其他动物,如马、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动物及多种野生动物。 主要特性:符合甲亚科的特征 培养: 本病毒易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接种后3?4天能形成大小不一的隆起的白色痘斑 各毒株均可在很多种脊椎动物的细胞培养中生长,易在兔、仓鼠和猪的肾细胞、兔和豚鼠睾丸细胞以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生长,但以兔肾细胞最易感。可形成细胞病变和空斑,感染细胞形成大的包涵体。 致病性 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或少数出现轻微发热和神经症状,不死者可康复。幼猪感染后呈发热、麻痹、昏迷等症状,死亡率很高 怀孕母猪能引起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 其它动物感染后有很高死亡率,最特征症状为体躯某部奇痒。 病料皮下接种兔,2~5天死亡,乳鼠脑内接种1周左右死亡。 病毒分布:最初位于扁桃体,感染24小时内可从头部神经节、脊髓及桥脑中分离到病毒。 排毒:康复猪可通过鼻腔分泌物及唾液持续排毒,但粪、尿不带毒。 诊断 动物试验:用1?2ml适当稀释的病脑组织悬液皮下接种兔,2?5天后于接种部位出现奇痒症状,最后麻痹致死。 病毒分离:常用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接毒后24 72小时,出现CPE,细胞单层出现折光性细胞,逐渐增多,最后完全脱落,形成合胞体,其形态和大小各异。 病毒鉴定: 可用特异性抗血清做中和试验鉴定病毒,或用免疫荧光试验鉴定病毒 用PCR技术鉴定伪狂犬病毒,多用于隐性感染 血清学试验 病毒中和试验 ELISA(国际贸易指定试验):能迅速检测大量样品。有些试剂盒还能区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多家检察机构明确规定,凡是运送无伪狂犬病区的猪,必须用ELISA试验检测gE抗体。 预防 灭活苗 弱毒苗 基因缺失苗:又称为标记疫苗,缺少一种特异性的糖蛋白基因(gG,gE或gC),可区别于野毒感染。在计划根除伪狂犬病的国家,可选用这类标记疫苗。 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又名禽疱疹病毒1型 生物学特性 分类:疱疹病毒甲亚科,类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仅1个血清型 抵抗力:对热敏感,病毒在-20?-60℃或冻干条件下,可长期保存,至少10年,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在3%来苏儿或1%苛性钠溶液中,不到1分钟即行死亡。 培养: 该病毒仅能在发育鸡胚复制,采用绒毛尿囊膜接种,绒尿膜可见有痘疱样坏死灶 病毒能在鸡胚肝、肾和肺细胞上生长繁殖,并引起CPE 致病性 自然感染对象为鸡,特征是病鸡呈现呼吸困难和咳出血性渗出物,病变主要发生在喉头和气管部分,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坏死和形成糜烂。 各种年龄鸡菌可被感染,仅以成年鸡的症状最典型。康复鸡可部分成为带毒鸡。此外,接种过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鸡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散布病毒,成为传染的来源。 微生物学诊断 病毒分离 病料采集:采集发病早期的气管渗出物、气管粘膜及肺组织。 鸡胚接种:4?6枚9?10日龄SPF鸡胚或非免疫胚绒尿膜接种,从第3天开始形成痘斑。鸡胚多在接种后5?6天死亡,初代分离,往往不引起鸡胚死亡,须传代后才出现有规律死亡。 雏鸡接种:将分离材料接种5只数日龄内易感雏鸡,接种后3?4天出现明显的症状和病变。 病毒鉴定 病毒中和试验 荧光抗体检查气管组织中的病毒 鉴别诊断上应注意同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鸡败血支原体病相区别,可采用泄殖腔接种法,即采取病鸡的气管渗出物或其他含病毒的材料,涂擦易感鸡的泄殖腔粘膜,4~5天后观察涂擦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等炎症反应。 血清学试验:应用中和试验或空斑减少试验来测定病鸡血清中是否存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抗体。 防治 从未发生过本病的地区,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中等毒力疫苗,采用泄殖腔黏膜涂擦。 弱毒疫苗,通过毛囊、滴鼻或滴眼途径接种 油乳剂灭火苗,80—100日龄接种1次即可 马立克病病毒 属于疱疹病毒甲亚科,又名禽疱疹病毒2型。 生物学特性 形态 MDV裸露的病毒子或核衣壳呈六角型,直径85?100 nm,通常见于感染组织培养细胞的细胞核内,在细胞浆和细胞外液中偶然也可看到。具有囊膜的病毒直径150?160 nm,主要见于核膜和核泡,但也有见于细胞浆。 在羽囊上皮囊膜的病毒子特别大,直径可达273?400 nm,呈不规则的无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