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高年段语文亲子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实验教师 陈先梅
说到“ 亲子作业” ,很多人会想到幼儿园教师布置的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手工作业,却没想到“ 亲子作业” 也会出现在小学语文作业中。到底什么样的作业才能称为“ 亲子作业” 呢?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在家长帮助下,用孩子的表达方式完成的作业。不但指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书面类作业,也包括动手操作、亲子体验等实践活动。小学生的年龄小,经历少,课堂上的许多知识、道理,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需要家长在课外进行引导、提升。而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作业有家长引导、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也可以促进家校联系,更能让家庭关系和谐。
小学语文亲子作业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有85%的家长对亲子作业表示理解。还有15%的学生家长不赞成。为什么呢?是教师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还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调查出来的亲子作业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内容欠丰富。亲子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很丰富的,像听歌、看电影、逛超市、聊感受、资料搜集、调查记录、劳动实践等都属于亲子作业的范畴。但有的教师常常在需要家长帮助搜集资料时,才布置亲子作业。这就容易造成家长对亲子作业理解上的偏差。其实,访问、调查、对话、阅读,这些都是丰富多彩的亲子作业题型。2.教师未沟通。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育在改革,教育观念要更新,但家长并不是教师,不知道具体的变革在哪里,怎么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转变,更有不少家长认为语文只是字、词、句、段、篇,而要想实现亲子作业的良好初衷和理想效果,教师在布置亲子作业的过程中就要做到前思后省、富有策略,更多关注家长与学生的感受,让家长与学生在亲子作业中有收获,让家长更多地理解和支持新的教育理念。以下几种策略可供参考。
策略一:设计要合理。教师在设计亲子作业时,要以开放的视野,遵循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的理念,把家长纳入完成作业的参与者行列,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内容。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多样化。1.个性化。由于学生、家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有不同,教师设计的亲子作业应该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符合不同家庭的情况,可供选择的余地要大。如:学习了第九册第七单元“ 勿忘国耻” 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学生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作业如下:喜欢唱歌的家庭,搜集并歌唱赞美祖国的歌曲;喜欢文学的家庭,搜集并摘录描写祖国的诗词名句;喜欢历史的家庭,搜集了解祖国的历史故事;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家庭喜好,观看《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赛德克· 巴莱》等电影。2.生活化。 “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 根’ 。” 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设计语文生活化作业的方向。我们在日常作业设计中,就要改变抄抄写写的语文作业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把语文作业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中华民风民俗” ,其中《北京的春节》一课描绘了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热闹、温馨和美好。上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刚过完寒假回校上课,他们还沉浸在春节的热闹中。这时,设计作业:回忆家乡的春节习俗,通过请教长辈,写写你家乡特有的春节习俗;到左邻右舍家去走走,摘抄自己喜欢的春联,并和父母聊一聊春联的变化;搜集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读一读;也可与父母聊一聊,春节怎么过更有意义?这样的亲子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让学生领悟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加深了亲人之间的情感,还联络了邻里之间的情谊。3.多样化。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语文亲子作业的内容、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 1) 阅读。如:父子共同阅读《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等图书。( 2) 表演。如:学习了《晏子使楚》,家长可与学生分别扮演晏子和楚王。( 3) 绘画。如:学习了《詹天佑》后。可由学生根据内容绘制开凿线路图,并讲解给家长听。( 4) 搜集资料。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可以就“ 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这个问题上网搜集资料,并与家长探讨。( 5) 复述。如:学习了《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草船借箭》这种长篇课文后,可让学生回家将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6) 唱歌。如:学习了《白杨》《草原》,可与父母歌唱这些同名歌曲,并聊一聊歌曲抒发的情感。( 7) 观察。如:学习了《两小儿辩日》,可与父母一起观察上午和中午的太阳,并将事理与父母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