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思维导图PPT模板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第章精神病精神病院罗森汉学史正常人精神实验病人症状大脑诊断理学家教授卧底病史苏珊娜卡哈兰精神疾病标准目录你得变疯,才能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献言0201前言 精神病学史就是一个雷区第一部分0304第二部分第三部分0605目录第五部分第四部分0807结语致谢09010内容摘要2009年,《纽约邮报》记者苏珊娜·卡哈兰的工作和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搅乱——她出现了神经错乱、幻视等症状。医生认为她得了精神分裂症,但精神病类的药物却让她的症状越发严重。好在后来她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来自叙利亚的神经病理学家,通过大脑活体组织检查,她的病症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经过治疗,她恢复了健康。2012年,苏珊娜写作并出版了《燃烧的大脑》一书,讲述了她的故事。于是,她开始调研精神病史,并重点研究了知名的罗森汉实验及其参与者。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罗森汉进行了一个惊人的实验:他和其他7个正常人伪装了幻听等症状,结果被“成功”地诊断为精神病患者,顺利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项实验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深远影响。1973年1月,罗森汉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达9页的文章《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在这本新书中,苏珊娜·卡哈兰基于其个人经历及对精神病学史的深入调研,为我们打开了精神病学神秘的大门,让我们对精神病史及精神病诊断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获得了更多的启发。献言 几个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在努力给精神疾病下一个合理的定义,包括如何诊断、如何治疗,以及精神类疾病究竟是什么? 苏珊娜通过细腻的笔触,充足的史料,提出了如下深刻且迫切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界定精神疾病的标准?我们应该如何区分精神疾病与大脑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重塑精神病学?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罹患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的比例不断升高,在其他疾病逐渐得到治愈和攻克的同时,心理及精神类的病症治疗方面仍未达到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内心的病魔所困扰。你得变疯,才能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条件恶劣的精神病院也纷纷被关闭。前言 精神病学史就是一个雷区以前有句俗话说天才和疯子仅一步之遥,还有认为多数艺术家都有严重精神问题的说法,读了本书后,发现得重新审视这些旧观点,是不是我们都受了把人标签化的影响。第一部分我真希望有人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能注意使它更清晰、更简明;这将使这本书成为信息量更大、更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第一部分第3章 我们为什么会得精神病?3第1章 我的大脑“着火”了1第4章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4第2章 内莉·布莱去精神病院当“卧底”了2第5章 寻找神秘的罗森汉5第二部分这项研究深刻地改写了精神病学的历史。第二部分第8章 启动“卧底计划”3第6章 为何去精神病院当“卧底”?1第9章 第一次住进精神病院4第7章 制订“卧底计划”2第10章 精神病院的9天体验5第三部分整本书都是围绕罗森汉实验来写,对实验报告的解读无论是从病理学还是伦理学上都不算深刻。第三部分第13章 罗森汉到底想保护谁?第11章 寻找其他“卧底”第12章 只有病人知道谁是正常人第14章 比尔·安德伍德的8天卧底经历第三部分第16章 精神病人也有行为正常的时候第15章 与众不同的11号病房第17章 罗斯玛丽·肯尼迪的遭遇第四部分作者因自己被误诊后将自己的更多情绪带入到对专业领域稍有偏见的评价,期中引用了许多专业人士的采访和研究,整体可读性稍低。第四部分第20章 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是怎样制定的第18章 发现罗森汉笔记中的错误第19章 揭开罗森汉研究的疑团第21章 挑战结构式临床访谈第五部分 不过道德上的进步依然不能为学术欺诈作任何开脱。第五部分020406第23章 罗森汉为何删除研究数据第25章 寻找真正的假病人第27章 信任是治疗的基石01第22章 没有写进报告里的假病人0503第26章 盛行的学术欺诈之风第24章 精神卫生保健体系的惨状结语正常人可以假装精神病进院,去体验精神病人的治疗。致谢精神病学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经过了挣扎,实验,从无知到摸索的过程。感谢观看读书笔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