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言》看明朝女性审美观的探讨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从三言看明朝女性的审美 1
一.三千发丝显风采 2
二.炫目面容惹人怜 3
三.淡雅奇艳总相宜 3
四.才德兼备更引人 4
文2: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的困境与突破 5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正文
从《三言》看明朝女性审美观的探讨
文1:从三言看明朝女性的审美
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的衡量。”①而在中国历上,女性从来就没有自己的地位和代言人,她们被看做工具,祸水和弱者。同时,女性也是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对女性审美的记载,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可谓蔚为大观。远溯《诗经》里的《硕人》,就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刻画。
而明代以来,人们开始注重女性形体的完整美。明代才女叶小鸾著有《艳体连珠》,分别吟咏妇女的头、腰、足和全身。叶小鸾的母亲沈宜修又作《续艳体连珠》,除发、腰、足外,又吟咏了妇女的眉、目、唇、手四个部位,这两篇文章从女性的角度去看待女性之美,使得女性人体美更为完美,那么,在冯梦龙的眼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女呢?让我们从《三言》中去寻求真正的答案。
一.三千发丝显风采
首先我们来说说头发,头发,在古人的眼里是非常神圣的,他们遵循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警训,默默保护着自己的头发,而对于女子而言,这丝丝缕缕的头发,却迸发出别样的风采。从各时代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不分男女一般都将长发散披在肩上。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就开始感到长发散乱颇有不便,就开始用绳带系束,以骨簪插别。秦汉之际,妇女及成年,开始梳髻。即将自己的头发梳成各种各样的发式,明代妇女的发式,虽不如宋代丰富,但也很有特色。明初女髻变化不大,基本为宋元时的样式。所以综上诗中的女子流行的是挽发髻,而且习惯于把发髻挽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文中,多出现“云鬓”、“云鬟”,这都是用来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因此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中女性在梳发髻的时候喜欢尽量将发髻弄得蓬松,使头发看起来很多很茂盛,就像天空漂浮的云朵一样,明代才女叶小鸾著有《艳体连珠》,分别吟咏妇女的头、腰、足和全身。如文中对头的描写:“盖闻光可见人,谅非兰膏所泽;髻余绕匝,岂由脂沐而然?故艳陆离些,曼鬋称矣。不屑髢也,如云美焉。是以琼树之轻蝉,终擅魏主之宠;蜀女之委地,能回桓玉管而参差”。明嘉靖以后,变化较多。有“挑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等等,但从明朝开始,也出现了假髻,何为假髻,即是用假发做成各种各样的花式,然后在插在头上作装饰。如在《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第一次见白娘子:“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头戴孝云髻,乌云畔插着些素钗梳……这妇人肩下一个丫鬟,身上穿着青衣服,头上一双角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髻是插在头上的,已经成为了一种装饰品,在插上这些假的发髻后,还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而配上有各种挂佩及发簪等。这种假髻的出现,也算是解放了女子的时间,要不然,每天光是梳理自己的头发就要耗费几个时辰,浪费人力和精力呀。
二.炫目面容惹人怜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面容,面为一身之主,如果我们看一个人,首先注意的恐怕就是她的面容了。西施綄纱,鱼儿见了她的面容就沉入水底不敢出来,杨贵妃赏月,可花儿却羞于比不上贵妃容貌,不敢再开了。由此的倾国倾城之容,谁又能不动心呢?“不施朱粉,分明是梅萼凝霜”的刘金坛。“脸夺奇花之艳丽”的关盼盼。“春桃拂脸”的小夫人,有“脸汝莲萼,分明卓氏文君”的杜十娘,有“脸衬桃花,比桃花不红不白”的蒋淑真,有“面似桃花含露”的秋芳,有“面似娇花拂水”的慧娘,有“嫩脸映桃红”的周胜仙,有“面如白粉团”的寿姐,更有“桃脸凝红”的日霞仙子,由此可以看出,冯梦龙笔下的女性,多为花间美人,而比喻最多的要数桃花了。《诗经·桃夭》中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鲜花来比喻女子的美色,古已有之,只有鲜艳的花朵,才能达到秀色可餐的境界。只有如桃花、莲花般的白嫩粉红,娇而不艳,美而不俗,这样的美女,无论怎么看,都是“吴宫西子不如,楚国南威难赛。若比水月观音,一样烧香礼拜”了。
三.淡雅奇艳总相宜
下来值得说说的就是《三言》中反映出来了服饰审美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明朝建立之后,急于恢复传统的汉族礼仪,其中,就包括服饰礼仪”。②明朝女子的服装主要有衫、裙、袄、霞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进煤矿储量管理工作的论述 .doc
- 城乡规划过程中道路建设问题的浅谈 .doc
- 提升配网安全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探究 .doc
-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创新的浅谈 .doc
- 室内减压稳压消火栓采取减压技术出现问题的分析 .doc
- 电网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和探讨.doc
-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 .doc
- 电网企业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的探究 .doc
- 桥梁钢结构焊缝涂层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doc
-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探析 .doc
- 并网调度运行维护协议书(GF-2003-0512)2025实施.docx
- 针对2025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智能工厂设计理念与应用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海洋能发电技术产学研合作现状与成果转化路径研究报告.docx
- 并网项目调度管理协议(GF-2003-0512)2025版.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docx
- 安全培训不可少课件.pptx
- 2025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客车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报告.docx
- 烘焙食品行业品牌创新趋势与2025年市场前景展望.docx
- 普惠政策下我国幼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