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猪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docxVIP

养殖技术-猪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殖技术-猪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在猪病的防控中大多只注重传染病,因为它传播迅速、危害大。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而一些常见的外科疾病,如疝气、脱肛等,不会传染,也很少引起死亡,常被人们忽视,但是这些疾病长期存在,也会影响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对常见的猪外科病进行简述。   猪的疝气   病因   疝气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脐疝、腹股沟阴囊疝、腹壁疝3种。腹股沟阴囊疝以鞘膜内疝气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小公猪,发生原因是腹股沟管的腹环宽大,大多和遗传或者近亲繁殖有关,有的在阉割后发生。脐疝大多是由于脐孔闭锁不全或完全没有闭锁而形成,多发生在仔猪。腹壁疝多见于外伤,如跌伤、撞伤或者由于母猪踩伤仔猪腹部,或者由于小母猪阉割切口太大而造成。   症状   患部膨隆突出,触诊内部柔软,手可以感触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疝孔,病情轻微的肠管可以缩回腹腔,当饱食、排粪尿、鸣叫以及挣扎时又可以复原,此经常被称作可复性疝。病情较重的,肠管和囊壁粘连,不能缩回腹腔。也有的因为疝孔狭小,疝内容物嵌在疝孔外,称为嵌顿性疝,伴有轻微的腹痛。如果疝囊内的肠管阻塞或者坏死,病猪表现为不安、厌食、呕吐,排粪较少,并继发肠鼓气,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凡是患有疝气的公母猪不能用作种用,应该淘汰作为育肥用。避免近亲繁殖,不良的公母猪应该有计划的淘汰。小母猪阉割的时候,切口不要太大。断脐、阉割要彻底消毒。加强管理,不要造成腹壁损伤。   对于患有疝气的病猪可以用手术整复治疗,术前禁食一天,侧卧或者仰卧保定,局部剪毛、消毒,用1的普鲁卡因10~15mL做浸润麻醉。切开皮肤,钝性分离整个疝囊,一并将疝内容物、疝囊全部送回腹腔。如果内容物有粘连,则切开疝囊进行分离,然后涂上植物油润滑,送回腹腔。如果疝孔狭小,小肠嵌顿在外,需要避开小肠,用刀将疝孔扩大,再将小肠送回腹腔。疝环以纽扣状缝合法闭合,再结节缝合皮肤,肌肉注射青霉素进行消毒。   脱肛   猪的直肠末端或直肠后段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复位,称为直肠脱,俗称脱肛。   病因   脱肛常由于慢性便秘或者下痢引起。母猪的妊娠后期腹压增高,肛门括约肌松弛;机体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直肠壁与周围组织松弛,紧张性下降;难产的时候过度努责都可能引起脱肛。小猪发育不良或者维生素缺乏也可以引起此病。   症状   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排粪时直肠黏膜翻出,呈半圆球状或者圆柱状,可以自行缩回。脱出的时间长了,常被泥土、粪便污染,如伴有直肠套叠时,脱出的肠管较厚而且硬,向上弯曲。病猪不断做排粪姿势,频频努责。肠黏膜发炎以后,不能自行恢复,黏膜淤血发生肿胀,呈红紫色,糜烂,甚至引起外伤和撕裂。   防治   脱出后要及时进行手术整复。站立或者横卧保定,尾用细绳拴住,拉至颈部固定。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脱出肠管的污物,再用植物油润滑黏膜,并用收搓揉至软,小心地从垂脱的尖部开始,不断的将直肠推入肛门内。肠管如果水肿严重,可用针刺水肿的黏膜后,用纱布包起,挤出水肿液,使肠管缩小后再整复。肛门周围做荷包缝合。   手术过程中,注意打结不可过紧,以免妨碍排粪。连续注射青霉素2~3d。护理期间,给与容易消化的饲料和多饮水。7~10d即可拆线。如果脱出时间较长,黏膜溃烂坏死,可以将直肠截除。   湿疹   猪湿疹发生于皮肤,初期表现为红斑、丘疹,随后逐渐发展成为水痘,干燥结痂,整个病程瘙痒。此病多发生于仔猪和母猪,一般春、夏季多发。   病因   湿疹的发生和营养又密切关系,如饲料单纯、矿物质及维生素不足,猪舍潮湿不洁,阳光不足等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慢性下痢、寄生虫的幼虫穿入皮肤,外伤、涂擦刺激性药物、蚊虫叮咬、猪虱寄生等因素都可以诱发此病。   症状   急性病例,在耳根、头面及大腿内侧等处发生红斑、丘疹或者小水泡,病猪不停的在墙壁、食槽等处擦痒,丘疹及水泡破裂后,伴有污秽物使皮肤覆盖一层黑色的粘性脂肪样苔,病变也逐渐扩展到全身,最后逐渐变得干燥、粘住皮毛,变成鳞屑或者痂皮。长期发病转为慢性,病程长、易于复发,渗出物少,患部皮肤肥厚或者有皱褶。皮肤无光,机体逐渐消瘦。   防治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排除发病原因,注意治疗原发疾病。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青绿多汁饲料。   患病初期,可以每只肌肉注射维生素B2及B6各5~10mg,非那根5~10mg,20的磺胺嘧啶钠5~10mL,1次/d,连用3~5d;瘙痒不安的时候,可以用1~2的石炭酸酒精涂擦患部止痒;脱敏可以用苯海拉明40~60mg/只,或者异丙嗪50~100mg/只,肌肉注射。   还可以用中药辅助治疗,蒲公英30g、地丁草30g、绿豆衣20g、金银花30g、玄参15g,水煎服,

文档评论(0)

big一剑飞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