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x

必修二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pt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一) 操 作 方 法; 织妇词 孟郊 夫是田中郎, 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 为君乘机杼。;;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一: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人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变动一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材料三: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无复有心种菽粟。 材料四: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教材p46小字第二段)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说明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次鸦片战争;变动一: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材料五 :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王韬《瀛瑌杂志》;变动一:小农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1、资本主义入侵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前提条件。 3、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史海拾贝;图说历史;二、洋务运动; 洋务派都创办了那些洋务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创建,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在此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洋务运动的内容:;企业类型;民用企业;;;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的结果:;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评价: (1)局限性: 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2)积极性: 中国近代工业从此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引进近代生产方式、出现近代企业,有利积累管理经验 教育近代化—新式人才的培养 军事的近代化—海防及装备的改善 客观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史海拾贝;一)、产生: 1、背景:;上海发昌机器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3.代表性人物及行业:;1873年荣宗敬出生于无锡。14岁时来到上海,从一介学徒做起,三十几年间和弟弟荣德生(荣毅仁之父)一起创办了21家棉纺、面粉企业。获得了“面粉大王”的桂冠。; 材料3: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3.民族工业产生的特点:; 杭州纺织厂在办厂过程中,很多民众认为机器代替手工缫丝纺织,恶果必多: 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 工厂冒烟,有伤风水 操纵机器,必定伤人 ……攻击污蔑接踵而至。 ; 丁家祖先克服了重重困难,几年后,生意开始兴隆,杭州官府见机存心勒索。……丁家祖先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厂房”、“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举人功名,丁氏纺织厂被迫关闭。 ;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1867年,郑观应联合唐廷枢、郭甘章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公正轮船公司”,但因为公司资金少、规模小,只有两条小船。在于外国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1873年,公司停业了…… ---引自刘圣宜《近代强国之路的探索者—郑观应》;1、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 族 工 业;4、民族工业发展的生存状况、表现、两面性: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