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2023年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VIP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2023年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2023年单元测试卷 1. 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则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了(  ) A. 封建庄园 B. 手工工场 C. 乡村集市 D. 租地农场 2. “到14世纪,城市成为西欧的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10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9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的约3万人,占全城居民的1/3。”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 3. 近代早期,英国部分乡绅为了追逐利润,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农场或牧场的形式精心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有些乡绅还大量租地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依照市场价格的涨落及时调整生产。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自营地的收入开始增加 B. 垦殖运动的蓬勃兴起 C. 新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4. 步入近代,西欧社会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  ) ①建立租地农场 ②出现手工工场 ③农村庄园 ④大学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 2019年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2020年纪念拉斐尔逝世500周年,2021年纪念但丁逝世700周年。人们纪念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原因是他们推动了(  ) A.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B.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C.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 下列作品,反映了英国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生活理想的是(  ) A. 《物种起源》、《向日葵》 B.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D.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7.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体现的时代思潮是(  ) A. 封建神学 B. 浪漫主义 C. 人文主义 D. 启蒙思想 8. 中世纪时,法国游戏伦理的话语权掌握在基督教会手中,游戏被看作“魔鬼的礼物”。15世纪起,儿童玩具或游戏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宗教肖像画中。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 文艺复兴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进化论的传播 D. 推翻了封建制度 9.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15-16世纪是世界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包括(  ) A. 西欧城市自治、文艺复兴运动 B. 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 C. 新航路开辟、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 10.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如图的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三角贸易” C. 文艺复兴运动 D. 新航路开辟 11. 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入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有的史学家则认为是“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的历史观 B. 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 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 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 1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和美洲的特产花生、南瓜等传向世界各地,把橄榄、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形成跨洋的“三角贸易” B. 促进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推动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 导致美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3. 小王同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偶然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据此推断,该资料讲述的事件是(  ) ……船队到达了印度,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古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郑和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4. 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零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  ) A. 发现了“风暴角”,后来命名为“好望角” B. 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 开辟了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D. 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15. 如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孤独的巍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中学试卷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1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