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重庆货场车载剧毒泄漏警方疏散近千人
2004年元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17时左右,重庆江北区石马河北城货运市场内,牌号川J0309一辆货车腾起一团白雾,车厢底部流出白色液体。车里装有8吨四氯化硅,四氯化硅遇到潮湿空气将分解成硅酸和剧毒气体氯化氢,对人体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遇到火星还会爆炸。警方对方圆150米范围内近千名群众进行紧急疏散,随即用法国进口“威特”胶堵漏,18点30分堵漏成功。; 2006年10月18日凌晨,广西连续数小时的暴雨淹没了2800亩农田、1108亩鱼塘,至少24家工厂被浸,新杨村、新民村、合成村成暴雨重灾区,积水最深处可淹至成人胸口以上。;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7级地震,继而引发印度洋海啸,波及多个国家,遇难者人数约2.2万人。; 2006年10月27日发生在三里岗的地震为里氏4.7级,尽管没有人员伤亡,但当地有7000间房屋被震裂,200公里外的武汉也有明显震感,如此大级别的地震,27年来在湖北省是第一次,因此迅速惊动全国。在采访中,随州市地震局的一位地震专家向记者否认了此次地震与三峡工程有关的传言。(我国近年地震情况); 2001年,就在“9·11”当天恐怖分子的劫机行动开始以后,一些政府部门仍然行动迟缓,延误了最后的机会。9月11日上午8时24分,空中交通管理人员监听到了美国航空公司的11次航班上劫机犯穆罕默德·阿塔与乘客之间的对话,当时阿塔欺骗乘客说飞机很快就会返回机场,但空管人员没有立刻通知军方。后来空军的F-16起飞后也飞错了方向,没有能够拦截到被劫持的飞机。 (我国情况);;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此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便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第一部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 1 总则
??? 1.1 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2 编制依据
??? 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突发公共
事件级别;???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 1.5 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