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第1页/共34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第2页/共34页
提纲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1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2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3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4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5第3页/共34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根据是否阻滞Na、K或Ca通道的活性是否阻滞β肾上腺能受体分类。第4页/共34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常用为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第5页/共34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和血浆浓度过大可导致不良反应,其中有的为非心脏性(如神经性),有的为心脏性的(如心衰、心律失常)。有些不良反应与血浆浓度无关,称为特发性不良反应,如普鲁卡因可诱发狼疮综合征,胺碘酮可导致肺毒性和甲状腺毒性,奎尼丁可致尖端扭转室速第6页/共34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指由药物诱发或由药物加重的心律失常。其电生理机制可能与复极被延长,发生早期后除极引起尖端扭转室速,或折返途径改变,引起或维持了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其发生率至少达到5%-10%。心衰可加重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危险,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伴有心衰病史的房颤患者,心脏性死亡的相对风险率为4.7。而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时,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并没有增加。11、Flaker, G.C et al. Antiarrhythmic drug therapy and cardiac mortality in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 J Am Coll Cardiol. 20:527, 1992第7页/共34页
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CAST研究结果显示1,氨卡因和氟卡胺可减少自发性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应用此二种药物的总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后,CAST II试验结果显示莫雷西嗪也增加死亡率。1. Epstein, A.E et al. Mortality following ventricular arrhythmia suppression by encainide, flecainide and moricizin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ion: The original design concept of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CAST). JAMA 270:2451, 1993第8页/共34页
I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奎尼丁非心血管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奎尼丁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包括耳鸣、失听、视觉障碍、意识模糊、谵妄、精神病等,这些不良反应称为“金鸡纳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发热、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过敏症等。第9页/共34页
I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奎尼丁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奎尼丁可引起QRS波增宽、窦房结、房室结传导阻滞,奎尼丁还可延长QT间期,在1%-3%的患者中可引起尖端扭转室速。奎尼丁在0.5%-2%的患者中可诱发晕厥,这大多源于可自行终止的尖端扭转室速发作。显著QT延长(500-600ms)常常是奎尼丁晕厥的特征。晕厥是否发生与奎尼丁的血浆浓度及用药时间无关,低血钾常为主要特点。奎尼丁晕厥的治疗包括马上停药,静脉使用镁剂。可用心房或心室起搏抑制后除极以终止室性心动过速。有时还可试用不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第10页/共34页
I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普鲁卡因酰胺非心血管不良反应可有皮疹、肌痛、指/趾脉管炎、雷诺现象等。发热和粒细胞缺乏可见于过敏反应。可引起眩晕、抑郁症、幻觉等。SLE样综合征:关节痛、发热、胸膜心包炎、肝肿大和出血性心包积液伴心脏压塞。长期使用普鲁卡因酰胺60%-70%可产生抗核抗体,其中有20%-30%会产生临床症状,狼疮细胞常为阳性。血清学检查阳性无需终止用药,但症状加重或抗DNA抗体阳性时有必要停药。和原发性SLE相比,SLE样综合征不累及脑和肾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可发生各种传导阻滞、QT延长、室性心动过速等第11页/共34页
I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异丙吡胺非心血管不良反应与其潜在的抗副交感特性有关,包括排尿困难、尿潴留、便秘、视力模糊、闭角型青光眼、口干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引起QT延长和尖端扭转室速可减弱心肌收缩力,加重心衰。第12页/共34页
IB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利多卡因非心血管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与剂量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头晕、感觉异常、精神错乱、谵妄、木僵、昏迷和癫痫发作等。极少见者可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