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
一、混合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在总结自己对礼的志向时,谦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铿尔,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____。”
(3)曾皙不言其志,而是描述了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路酣歌而归的动人景象,含蓄地表达出“礼治”的社会理想。
二、名著阅读
2.《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2)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孔子不屑与那些一心弄权的人为伍。
B.阳货本为季氏家臣,却以陪臣身份干预鲁国国政,他想拉拢孔子,于是登门拜访,但孔子不肯见他,他送了一只熟小猪给孔子。
C.阳货知道孔子有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就劝他说,既然想做事,就应该把握机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表示赞同。
D.孔子等阳货走了后,就马上前去拜见他以示回礼,没想到阳货故意慢行等他,于是他们在路上相遇,阳货趁机向孔子讲了一通道理。
4.5.请结合两个选段,从为官动机的角度,谈谈孔子一开始不愿出仕的原因和后来又答应阳货出仕的原因。
阅读下列儒家文典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子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荀子?子道》)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
6.综合比较三则材料,解读其中观点的相同与相异?
7.如何看待荀子倡导的“从义不从父”?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8.“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三、语言表达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1)第一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副上联:????_____________????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
11.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刚毅、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紫禁城古建筑重要的宫殿仅在南立面开设门窗,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3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3课《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docx
-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docx
- 《爱莲说》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docx
- 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docx
- 第13课《卖油翁》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7课《短文两篇》知识梳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Unit+4+After+Twenty+Years(1)+教案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11《百年孤独(节选)》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词曲鉴赏 高一语文统编版暑假作业.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改病句 .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语段内容与《红楼梦》有关.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长句变换成短句.docx
- 高考语文复习:语用专题训练——重组句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