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docVIP

200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98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2)僧 富 者 不 能 至 而 贫 者 至 焉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6分) (1)贫者语于富者曰( ) (2)吾欲之南海( ) (3)犹未能也( ) (4)贫者自南海还( ) (5)西蜀之去南海( ) (6)蜀鄙之僧( ) 8、富和尚两次问“子何恃而往”,但是语气不同,前者含有 的意味,后者含有 的意味。(4分) 9、上文通过 这件事,说明了 的道理。(4分) 【参考答案】 6、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7、告诉 去、往 还、尚且 回来 距离 边境 8、怀疑 嘲笑 9、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能到达 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参考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005福建福州)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字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A.造饮辄尽( ) B.期在必醉( ) C.曾不吝情去留( ) D.赞曰(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文: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 8.找出本文揭示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点的语句。(3分) 答: 9.谈谈你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生活态度的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6.(4分)A.往、到B.希望、愿望C.吝惜D.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每词1分) 7. (4分)(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过分下功夫)。(2分) (2)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2分) 8.(3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9.(4分)考生可从多角度各抒己见(或赞赏其生活态度,或对其持否定态度,或二者兼而有之均可),只要言之有理,不要求统一答案。 【参考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