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语地名文化探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鄂温克语地名文化探析 ? ? ? ? ? ? ? ? ? ? ? ? ? ? ? ? ? ? 鄂温克族是我国22个人口总数不到10万的较少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人口总数为30505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量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地区。鄂温克族是跨国民族,俄罗斯称其为埃文基或埃文克,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鄂温克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历史上曾使用满文、日文,目前通用汉文和蒙古文。 鄂温克族是一个狩猎民族,自古生活在大森林中,过着游猎生活,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有一部分人迁居到草原成为牧民,所以从大小兴安岭到呼伦贝尔草原,北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很多地名都是鄂温克语地名,时至今日仍在沿用。本文以《鄂温克地名考》及《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及实际的田野调研为依据,探究鄂温克居住区域地名的用词特点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一 鄂温克语地名文化类型 地名记载着历史变迁和民族经历,是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写照,鄂温克语地名具有很强的狩猎文化印记,里面包含对自然的恐惧与敬畏,在地名中可以看到鄂温克的狩猎文化、民族历史信仰、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地名反映着鄂温克族独特的思维活动、认知过程和审美特性。不同的地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有其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利用个性化具体化的特指性语言去命名,鄂温克族就是这样把命名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具有狩猎游牧民族特点的地名。在文中所涉及的村屯都是鄂温克人活动过的地域,山林、河流、曾经居住过和现居的村屯地名,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语为主。 (一)以氏族命名居住地 地名学研究中“地名是各个地理实体的指称”“地名是人类为便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命定的地物或地域名称”[1]。自清前期皇太极北征黑龙江索伦部落告毕,作为臣民的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一同南迁内移至大小兴安岭及嫩江两岸。按照异姓不混居的习俗,每个哈拉(满语:姓氏)居住一地。哈拉莫坤制度是早期鄂温克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故鄂温克的地名的第一个特点是地名多以本哈拉命名居住地。如:扎兰屯市萨玛街鄂温克民族乡,就是鄂温克族萨玛吉尔氏族居住的地方。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就是鄂温克族杜拉尔氏居住并命名建屯的地方。阿荣旗那克塔镇就是因该地鄂温克族那克塔氏族最早居住该地而得名的。从地名上我们可以看出之前鄂温克人居住的格局和内部社会组织结构,都具有氏族社会的遗俗。 (二)以居住地的动植物命名 鄂温克族是狩猎民族,终年驰骋在森林草原中,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及反应是最直观的,对给予自己衣食住行的生存环境再熟悉不过了,哪里的山高林密,哪里水深滩险,每一条山沟每一条小溪可以说都掌握在每个猎民的心里,并将信息反馈传递给其他的族人和外来的人。如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的查巴奇村鄂温克语为萨勒巴奇汉译白桦树多的地方,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维古奇猎民村,鄂温克语为维勒古奇汉译柳树丛之意。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是杨树多的地方。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查岗镇的扎格德木丹嘎查(嘎查:蒙古语,汉译为村),鄂温克语是樟子松多的地方。 地方特产是游牧渔猎民族命名地名的依据之一。这类地名不仅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游牧渔猎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同时也表现了一个地方的动植物分布情况。伊图里河,鄂温克语为图里黑,汉语为野猪的意思,伊图里河即为野猪多的地方。位于大兴安岭济沁河流域的伊气罕林场,鄂温克语音译为音吉罕,小狍子的意思,过去是鄂温克族和绰尔河流域鄂伦春族的猎场,因为过去猎民在此捕获一个小狍子崽,所以将该地起名为伊气罕,通过上述两个地名可以直观地看到在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地名系统中,都有一些最基本的地名,客观再现该民族所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分布以及生产生活方式。 (三)以地形地貌命名 地名是人类认知自然的产物。人类祖先在从事原始狩猎和采集生产劳动时,必须了解熟知生存的自然环境,知晓水源在何处,哪里有野兽、哪里有野菜等。在外出采集狩猎时,要确定地理方位、辨别方向,以确保能够返回驻地。正是出于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赋予大自然的符号——地名自然而然就产生了。鄂温克族虽为狩猎民族,但很早便有人定居狩猎,在选择居住场所时也是很有规律,必须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背靠山坡阳面,这样既可以解决饮水问题,冬天还可以因山势而背风,这样也方便狩猎。这种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观对于鄂温克族来说尤为明显,很多鄂温克村屯命名都是按居住地势而得名的,如:伦图赫,位于阿荣旗阿伦河流域的地名,伦图赫鄂温克语汉译为秃山或陡峭的山。位于扎兰屯阿荣旗交接的音河流域,有一地名叫西瓦日阿勒,鄂温克语烂泥塘沟之意,是往返于该地的雅鲁千鄂温克猎人和鄂伦春猎人的猎场,因为该地处于沼泽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云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