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氨基酸
重点内容:;
;20Aimoacid;; ; ; ;;5. 紫外吸收性:λ= 280 nm (Tyr 、 Phe 、 Trp)
;;?;; 第二节 蛋白质; ;; ; ;?-螺旋;;★ α-螺旋形成的影响因素:;(二)β-折叠:; ;三、;四、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5)紫外吸收增加;五、别构蛋白质与别构效应:;六、蛋白质的性质与分离分析:;;★ 蛋白质的电泳: + -;★ 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亲和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第三章 核 酸;;RNA和DNA;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和分子组成;二、核酸的分子组成;嘌呤的结构;嘧啶(Pyrimidine)的结构;参与DNA结构的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参与RNA组成的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以上为常见硷基。RNA还含有其它碱基。这些碱基含量很少,故又称稀有碱基。例如次黄嘌呤、二氢尿嘧啶、5-甲基胞嘧啶等。 ;②戊糖:;③核苷;;④磷酸;2 核苷二磷酸和核苷三磷酸;3.二核苷酸和多聚核苷酸;多核苷酸以链状存在,称为多核苷酸链。核苷酸链通常有两个末端:3`端和5`端。5`端通常含有一个磷酸基团,3`端通常含有一个羟基。多核苷酸链也就有了顺序,在书写核苷酸链的顺序时,规定是由5`端(左)到3`端(右)。DNA由多核苷酸链组成。; 字母式缩写:;4.核苷酸的生理功能;第二节 DNA的结构; DNA分子的碱基组成规律:;不同来源DNA的碱基组成 ;3.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DNA,都有相同的碱基组成;DNA的二级结构; 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结合化学的和物理的资料提出:
DNA分子中存在两股核苷酸链相互盘曲形成一双股的右手螺旋,即双螺旋结构 1)两股核苷酸链的方向是不同,即逆向的,一股的3`端与另一股的5`端相邻近,在一条线状DNA双螺旋的每一个端点都有一个5`磷酸的末端和一个3`-OH的末端。2)两股核苷酸链是平行的。3)右手螺旋。
;DNA的双螺旋结构;;4. DNA双螺旋结构中的硷基配对;硷基配对使两条链间紧密连接在一起,两条链间相互称为互补链。所以,一旦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确定以后,就可推出另外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
由于碱基对都是由一个嘌呤和一个嘧啶组成,所以每碱基对的??度大致相等,螺旋是一平滑的圆柱型;
4.螺旋直径为2nm,同一条链内碱基平面与碱基平面之间相距0.34nm,每圈螺旋有10个碱基,螺距3.4nm。;
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力量:
1.碱基堆积力(base stacking power):邻近碱基平面间的碱基堆积力即Van der Wall‘s力和疏水作用。
2. 氢键:链与链间碱基对所形成的氢键对稳定DNA双螺旋结构也有重要作用。
3. 离子键 :DNA分子表明的正、负电荷与周围介质中的离子所形成的离子键;B型DNA和Z型DNA的结构;如果双股的六核苷酸CGCGCG的溶液中NaCl超过2moles/L或MgCl2 超过0.7moles/L时,螺旋变成左手螺旋,这时的螺旋即 Z-DNA。 B型和A型DNA 都是右手螺旋。Z-DNA的糖-磷酸的骨架走成之字形,每圈有十二对碱基,在螺旋的表面只有一条沟;这种螺旋不仅限于多聚(dG.dC)可以形成,其它的嘌呤和嘧啶交替的脱氧多聚核苷酸都可以形成Z-DNA。用荧光抗体技术可以显示Z-DNA区域在动物的染色体上
;当相对湿度或盐的种类不同,DNA还可有其它的类型如A-DNA。B-DNA与A-DNA在溶液中可以互变,处于动态平衡,而盐浓度可影响其平衡点。;A、B、C、Z-DNA的主要特征比较;三、DNA的三级结构;核小体;组蛋白(Histones);来源于不同生物的组蛋白十分相似:H3和H4的氨基酸成分十分接近,102个氨基酸残基中,只有1个或2个不同。; 细胞的染色体可以被分离、解聚。
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染色体不同程度的解聚。
染色体可被解聚成不同直径的粗纤维、后被解旋成25~30nm直径的纤维,最后成直径成10nm的纤维。;核小体的实验;真核细胞核小体的核心粒子;10nm的染色质纤维; 10nm直径的纤维形成30nm直径的纤维;DNA的存在形式;DNA的三股螺旋结构;所形成的三链中,一条为嘌呤链,两条为嘧啶链。其中,一条嘌呤链与一条嘧啶链的碱基相互配对形成双螺旋,而另外一条嘧啶链也与双螺旋中的嘌呤链一一配对,其位置正好位于双螺旋的大沟中;根据第三条链的来源,可将三螺旋分成DNA分子内三螺旋和DNA分子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毛绒玩具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x
- DBJ50_T-194-2014:设施栽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pdf
- 和成 智慧型AF889(L)免治沖洗马桶座 说明书.pdf
- 【河南江西新疆卷】江西省河南省新疆三省2025届G20示范高中12月高三联考(12.19-12.20)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角膜常见疾病护理.pptx VIP
- 2025届广西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解析版).docx
- 氢气竖炉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pdf
- 《毛概论》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毛概论试题库..doc VIP
- 23版概论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