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_T 3316-202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技术规程.docx

LY_T 3316-202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CCS 65.020.40 B 6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316—202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for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plateau 2022-11-30发布 2023-04-01 实施 国 家 林 业 和 草 原 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I LY/T 3316—2022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 则 2 4.1 总体目标 2 4.2 植被修复原则 2 5 黄土高原小流域区划 2 6 立地类型划分 2 7 调查设计 3 7.1 调 查 3 7.2 技术设计 3 8 植被修复技术 4 8.1 自然封禁恢复 4 8.2 建植修复 4 8.3 建植初期管理 5 9 修复区管护 6 9.1 综合管护 6 9.2 有害生物防控 6 9.3 兽害防控 6 10 监 测 6 11 植被修复作业质量和成效评价 7 11.1 植被修复作业质量评价 7 11.2 植被修复成效评价 7 11.3 评价报告 8 12 档案建立 8 附录A(规范性)黄土高原小流域区划 9 附录B(规范性) 黄土高原小流域立地类型 11 附录C(规范性)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区小班现状调查表 12 附录D(资料性)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植物选择参考表 13 附录E(资料性)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监测指标 19 参考文献 20 Ⅲ LY/T 3316—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睿、杨国州、周金星、成娟、苏宏斌、何智宏、杨小英、崔明、滕保琴。 1 LY/T 3316—2022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区划、立地类型划分、调查设计、植被修复技术、修复区管护、修复评 价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其他黄土丘陵区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2930.9 草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土高原小流域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plateau 黄土高原地区二、三级支流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水面积在5000 hm2 以下的 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 3.2 退化生态系统 degraded ecosystem 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干扰,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 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 相反的位移。 3.3 植被修复 vegetation restoration 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对现有植物保护、封山育林或人工乔、灌、草植被的营造,修复或重建被破坏 2 LY/T 3316—2022 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其生态结构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的过程。 3.4 植被覆盖度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