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HG_T 4686-2014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docx

HG_T 4686-2014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3.030.20 Z 05 备案号:46148—201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686—2014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Treatment and disposal method for liquid ammonia leakage 2 0 1 4 - 0 7 - 1 4 发 布 2014-11-01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 4686—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94)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 限公司、国家无机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炼、刘键、弓创周、沈志华、夏璐、陈婧、孟庭宇。 工 1 HG/T 4686—2014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告知了液氨的理化性质和危害性,规定了发生液氨泄漏时的紧急措施、泄漏现场的处理方 法和泄漏现场的处置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液氨在生产、使用、经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发生泄漏时的处理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0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GB 12268—2012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 20266 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 GB/T 24536-2009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AQ 6102 耐酸(碱)手套 3 理化性质 液氨的理化性质参见附录 A。 4 危害性 4.1 危险性类别 按照 GB12268-2012 第6章的规定,液氨也称无水氨,属第2类第2.3项毒性气体,次危险性 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特殊规定为23(即使这种物质有易燃危险,但这种危险只是在满足密闭区有 猛烈火烧的条件时才显示出来), UN 号1005。 4.2 健康危害 4.2.1 液氨经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和眼灼伤。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 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 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 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 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4.2.2 吸入液氨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轻度吸入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 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 膜刺激和灼伤。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黏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 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4.2.3 摄入液氨,低浓度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造成组织溶解坏死,产生口腔和消化道糜烂, 重者可引起死亡。 4.3 环境危害 4.3.1 液氨泄漏会迅速汽化为毒性氨气,严重污染空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 2 HG/T 4686—2014 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15.7%~27.4%。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泄漏和燃烧产物:氧化 氮、氨。 4.3.2 大量泄漏的液氨流散到土壤,与土壤中的水分接触,则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土壤的酸碱度, 严重影响耕种。 4.3.3 液氨流散到河流、湖泊、水渠、水库等水域,造成水域碱性污染。 4.4 腐蚀危害 液氨对铜、铜合金、橡胶等材料腐蚀严重。 5 泄漏时的紧急措施 5.1 报警 5.1.1 发生液氨泄漏时,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5.1.2 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现场状况,已采取的 措施,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如果有人员中毒或伤亡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5.2 防护区、隔离区设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