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_T 1969-2021CN 法医学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分类及推断指南.docx

GA_T 1969-2021CN 法医学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分类及推断指南.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CCS 13.310 A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1969—2021 法医学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分类及 推断指南 Forensic medicine—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inference of vulnerants from mechanical injuries 2021-10-14发布 2022-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 布 GA/T 196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9/SC 6)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重庆市公安局、广东省公安厅、 黑龙江省公安厅。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力、唐金河、刘华、陈庆、刘凡、王坚、田雪梅、何光龙、余彦耿、廖信彪、李红卫、 代国新、张书韬。 工 1 GA/T 1969—2021 法医学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分类及 推断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法医学机械性损伤致伤物分类、推断的原则及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法医学机械性损伤致伤物的推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械性损伤 mechanical injury 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引起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 3.2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 vulnerant from mechanical injuries 所有作用于人体引起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的具有机械性因素的物体。 3.3 特征性损伤 characteristic injury 能反映出致伤物接触面形态、质地、大小、致伤方式等特征的损伤。 注1:如“中空性皮下出血”“安全带损伤”“条索状压擦痕”等。 注2:钝器作用的特征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擦伤、挫伤、挫裂创、闭合性骨折及闭合性内脏损伤等。 注3:锐器作用的特征性损伤主要表现为砍创、刺创、切创、剪创及开放性伴砍痕的骨折等。主要观察锐器创特征。 变异型创,尤其是变异型刺创由于刺入部位、双方体位改变、刺人角度和深度、刺器的转动变化等因素可影响 创口形态。 注4:枪弹作用的特征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损伤的边缘或腔道内遗留火药颗粒或火药成分。 3.4 特征性要素 characteristic element 在机械性损伤致伤物推断流程的现场勘验、辅助检验环节中,能反映致伤物特征性(如形状、质地、 理化成分、生物物证等)的因素。 注:如衣服上遗留的鞋底花纹印迹;枪击案现场遗留的弹头、弹壳;X 线检查发现体内残留的弹丸。 3.5 机械性损伤致伤物推断 inference of vulnerants from mechanical injuries 根据机械性损伤形态特点,结合现场勘查、辅助检验环节中的特征性要素,对致伤物的类型、大小、 质地、质量及作用面形状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推断的过程。 2 GA/T 1969—2021 4 致伤物分类 致伤物包括钝器、锐器、火器(枪弹)等。 5 致伤物推断原则 5.1 综合性分析原则 致伤物推断应结合现场勘验、活体/尸表检验、尸体解剖检验、辅助检验、案件调查回证等多方面工 作进行综合分析。 5.2 特征性分析原则 熟识损伤相关知识,重点对稳定的特征、典型的特征及独有的特征进行分析鉴别。 5.3 一元论分析原则 能用一种(类)工具形成解释的,尽量不用两种(类)工具解释。 5.4 有限性分析原则 致伤物推断应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如推断依据不充分,只进行致伤物种类推断。 6 致伤物推断流程 根据特征性损伤,结合现场勘验、辅助检验发现、获取特征性要素,对致伤物的类型、大小、质地、质 量及作用面形状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推断,推断流程按附录A 规定执行。 7 常见致伤物推断 7.1 钝器 7.1.1 特征性损伤 棍棒类特征性损伤 在体表平坦部位形成条形(或带状)中空性皮下出血是棍棒伤的特征性表现;带有纹线的棍棒,可有 一定纹路反映在损伤部位。棒端戳击,可形成与棍棒端形态相似的挫伤。棒体打击头部易形成镶边状 挫裂创,不同的作用方向,创缘两侧的挫伤带宽度存在变化。棒体打击颅骨多见线状或舟状骨折。金属 类棍棒易在骨折边缘形成挤压性小骨裂。 斧锤类特征性损伤 通常以小平面损伤为主,总体以方形和圆弧形损伤常见,边界往往较清楚。在头皮上的损伤特征一 般边角明显,在损伤的两边交角处往往形成皮肤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