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3701-2020CN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布设规范.docx

NY_T 3701-2020CN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布设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Y/T 3701—2020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布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site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2020-08-26 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I NY/T 370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 业区划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局、江苏省耕地 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创金农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常宝、曲潇琳、薛彦东、任意、王红叶、王慧颖、于子坤、张会民、周宝库、陈一定、 王绪奎、张骏达、钱鹏、刘明。 1 NY/T 3701—2020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布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术语和定义、布设原则、任务和功能、规划与设计、建设内容、 主要技术及经济指标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新建或改建,可作为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规划、可 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等文件编制的依据,可用于相关项目的评估、立项、实施、检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NY/T 1119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耕地质量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3.2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 long-term monitoring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在固定田块上,通过多年连续定点调查、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分析化验等方式,监测耕地地力、土壤 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等因子动态变化的过程。 3.3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 long-term monitoring site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为进行长期耕地质量监测而设置的观测、试验和取样的固定地块及附属设施设备等,简称耕地质量监 测点。 4 布设原则 4.1 农业农村部组织布设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省级及以下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布设本区域耕地质量监 测点。 4.2 根据耕地面积、土壤类型、耕地质量水平和种植制度等,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区域布设监 测点。 4.3 具有必要的水、电、交通和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 4.4 应符合相关行业发展规划或重大项目规划。 4.5 应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5 任务和功能 5.1 开展监测点功能区建设、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运行。 5.2 开展自动监测、田间调查、样品采集与分析化验,动态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2 NY/T 3701—2020 5.3 开展耕地培肥改良效果监测与展示。 5.4 开展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与信息的汇总、分析和报送。 6 规划与设计 6.1 选址条件 6.1.1 监测点优先设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有代表性的地 块上。 6.1.2 监测点优先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田面平整、具备灌排条件、田间道路符合农机具操作要求的地块, 其他要求按照NY/T1119 的规定执行。 6.1.3 监测点优先选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长期承包经 营的地块。 6.2 功能区布设 6.2.1 根据监测点级别设置功能区,田间建设布局见附录 A。 6.2.2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设置自动监测、耕地质量监测和培肥改良试验监测3个功能区,建设面积 共500 m2~1000 m2。 6.2.3 省级及以下耕地质量监测点至少设置耕地质量监测和培肥改良试验监测2个功能区,建设面积原 则上不小于500 m2; 也可参照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设置3个功能区。 7 建设内容 7.1 监测点功能区建设 7.1.1 监测点功能区以及小区田间隔离设施,采用浇注水泥板或砖混结构等材质,具有防冻、防裂功能; 水田隔离设施地上部分高出最高淹水位0.1m, 地下部分0.5 m 以上,厚度0.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