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分布 枯枝落叶层(A00,A0) 有机质层 (A) 淀积层 (B) 母质层 (C) 母岩层 (D) 3.发生条件 雨强,入渗率,导水率 土壤剖面的垂直梯度变化 土壤间层 土层深 1.地表径流 2.层流 6.层流 7.基流 4.土壤基质吸收 5.从土壤基质进入基流 3.从6进入基流 不透水层 有机质层 土内径流示意图 4.特征 ①影响因子 质地:粗,垂直流占优势;细,流路优先 结构:稳定性,裂隙产生 孔隙度:高,发生深;低,发生浅 ②特征 垂直梯度缓和,入渗能力提高,结构稳定,根系穿透间层 ? 深度增加,反应时间延迟,浅层发生机会减少 一、消减洪峰的作用 二、水源涵养作用 三、计量方法 第三节 消减洪峰 涵养水源 产流过程:降雨初损,坡面漫流,流域汇流 产流机理:蓄满产流,超渗产流 一、对径流的影响 蓄满产流* 包气带未达到蓄水容量以前不产流,达到蓄水容量以后全部产流,受控条件为包气带的水分亏缺量。 超渗产流* 指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产流,否则不产流,受控条件为降雨强度和入渗能力的大小。 1.影响坡面漫流的因素 流量: Q=A·V P Rd h I θ 坡面径流示意图 容重 水力半径 水力坡度 水流切应力 湿周 能量差 长度 过水断面积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 V-坡面径流的流速 q-坡面的单宽流量 h-坡面末端的径流深 θ-坡度 坡面漫流的流量、流速: V-流速(cm/s) Q-单宽流量(l/m.mim) 草地: 裸地: 草、裸地流速经验公式: 水土保持林的作用: h: 林冠、枯枝落叶截留 入渗量增加 整地洼蓄 对雨强、历时的影响 θ: 整地 n : 枯枝落叶、整地、林木及林下植被 2.研究成果 方法:皆伐、造林、现有植被 皆伐 地表径流量增加:1.5-2.0倍 洪峰流量增加: 1.1-2.0倍 丽林 红松林:径流系数2.3% 迹地:径流系数12.4% 春季融雪径流:红松林 1% 迹地23.9 % 皆伐后直接流量和洪峰流量的增加率 试验地点 一次雨量级 直接径流量 平均 增加率(%) 最大 洪峰流量 平均 增加率(%) 最大 釜渊二号集水区 20~30 43 66 118 604 30~40 25 46 61 205 40~50 20 36 62 283 50~60 23 52 50 119 60~80 18 41 36 52 80~100 24 33 24 41 100~120 8 3 39 68 120~160 18 23 38 38 160~ 28 39 31 84 龙之口北谷 20~30 79 389 43 103 30~40 65 349 33 111 40~50 44 106 59 114 50~60 36 111 110 131 60~80 29 76 75 129 80~100 59 67 46 110 100~120 51 70 64 124 120~140 45 77 113 153 140~160 53 79 69 82 更新造林 直接径流量与洪峰流量都减小 美国松树河流域: P=150mm:幼苗 郁闭,20年 径流量是无林流域的11-48%(直接径流量) 10-30%(洪峰流量) 日本多摩川: P=31-32mm: 荒地: 直接径流量4.3mm, 洪峰流量1.4m3/s 幼林:直接径流量0.79mm, 洪峰流量3.3m3/s 成林:直接径流量0.048mm,洪峰流量0.51m3/s 现有植被 流域对比法,森林有巨大的调蓄作用 东北三省:汇流历时延长1.62-5.0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