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pdfVIP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综合知识点(含答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__________ ,________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 免 。 ________________ ,而 ____________ 。 ” 我 知 道 “因 释 其 未 而 守 株 ” 的 意 思 是 _________________。 2.从《___》这篇课文中,我知道农夫被宋国人笑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陶 罐 和 铁 罐 》 让 我 明 白 了 ________________ 。 读 了 《鹿 角 和 鹿 腿 》 ,我 懂 得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描写了许多可爱的动物,让大自然显得趣味盎然。你看,《绝句》中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写出了燕子的轻巧灵动和鸳鸯的自由自在;《惠崇春江晚 景》中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 ”写出了鸭子们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江水已经变暖; 《三衢道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写出了黄鹂的鸣叫衬托出深山的幽静 ,表 现出诗人游兴未减 ,兴致更浓。 2.我们学习了许多寓言故事 ,也积累了不少寓言故事 ,懂得不少道理。如 《伊索寓 言》中的《______》以及 《克雷洛夫寓言》中的《_____》等 ;我知道《池子与河流》告诉 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一些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如__________、 1 / 16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________ 等。 3. 《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按照蔡伦的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______ ,可以 ______制造,价格又____ ,能满足______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三、 根课文内容填空。 1. 《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学校是一座______ 的、_________ 的学校。我国是一个由 ______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课文中介绍的民族有汉族、 ______ 、________ 、______ 和 _______。 2. 《花的学校》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 (国籍)诗人、哲学家_______ (人名)。他曾获 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______》《_____》等五十多部诗集。 3.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写出了_____ (人名)壮着胆子问问题的原因和他 对“学问”的理解,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精神。 四、 回顾本单元内容,回答问题。 1 .爆 竹 声 中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入 屠 苏 。 ______________ 曈 曈 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 (节日 )除旧迎新的 景象。 2 .大约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________时代 ,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__________。用 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____________ ,可以大量制造,______________ ,能满足大多数人的 2 / 16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