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龙泉青瓷的句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描写龙泉青瓷的句子 1. 关于青瓷的诗词 《送赵彦修》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六月红尘如火烈,朝来一雨炎威歇。 渐看苹末起凉颸,推上冰轮作清绝。 王孙叱驭欲何之,直向铨曹射佳阙。 天生良才必有用,岂应付与咐等埒。 几载低头丐祠禄,岁寒颇获固穷节。 傥逢佳士重荐论,平视朝绅可颃颉。 顾我幽居苦羞缩,却扫柴门学藏拙。 每向水边狎鸥鸟,未遑郊外习绵蕝。 君能脱略时从游 ,尝鼎一脔端可别。 临行尚作半日留 ,满泛青瓷话离别。 秋风若遇南飞鸿 ,好寄一声慰骚屑。 2. 有谁可以告诉我一些关于龙泉青瓷的事情吗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浙江西南部 ,与江西、福建两 省接壤 ,以出产青瓷著称。 文物普查发现 ,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 ,仅龙泉市 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 ,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 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 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翟翕武在 1959 年 5 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 ,梅子 流酸泛绿时”。 溯源 龙泉窑始于西晋 ,北宋时已初具规模 ,南宋中晚 期进入鼎盛时期 ,制瓷技艺登峰造极 ,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 色的最高境界 ,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 代五大名窑。 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 ,从南宋至明代,福建、 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龙泉窑 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陈桥驿在《龙泉县 地名志序》中说: 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 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 踪迹。 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 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 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 的自然条件 ,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 ,开始烧制青瓷。这 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 ,窑业规模也不大。 但是 ,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 ,每年向中 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 秘色瓷 ,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 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泉窑便以担负这样一 个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本身发展的契机。 当时,龙泉窑业初具规模,烧制青瓷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加上越 窑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 ,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 ,龙 泉窑产品的质量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 ,少数灰 黑色。胎壁薄而坚硬 ,质地坚实、细密。 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窑匠 们在 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 ,窑和作坊连在 一起,布局合理 ,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 ,附近有瓷石矿 ,生产瓷器 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 ,既可为作坊提供工 业用水 ,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 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那些被无数人 所吟咏赞叹的秘色瓷 ,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仑美奂传奇的开始。 2、北宋后期到南宋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 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 ,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 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 ,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 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 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 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 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 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 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 誉为陶瓷之路。 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 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 青的烧制成功 ,巧夺天工 ,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

文档评论(0)

153****7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