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赏百合种植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观赏百合种植地选择、栽植、栽植后管理、切花采收、质量等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观赏百合种植和管护。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8247.1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1部分:鲜切花
GB/T 18247.6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6部分:花卉种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LY/T 1913 切花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观赏百合Ornamental Lilium brownii
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L.)植物,生产上以观赏栽培为目的的百合种群,主要包括亚洲百合杂种、XX百合杂种和麝香百合杂种,LA、LO、OT、OA杂交型品种等。
种植地选择
环境条件
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大气环境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选地
忌连作,宜选择前茬未种植过百合科、茄科、菊科(白术)等作物的田地。
土壤条件
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和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pH值为5.5~7.0。
整地
清除地面枯枝、病枝、杂草、灌木等杂物,深耕晒垄,耙平土壤。
土壤消毒
施用生石灰600 kg/hm2~750 kg/hm2。
施基肥
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7500 kg/hm2~12000 kg/hm2,或施用生物菌肥3000 kg/hm2~4500 kg/hm2。肥料使用方法按NY/T 496的要求执行。
做垄
垄宽1.1 m~1.2 m,垄高30cm~35cm,长度依地势而定;垄沟深30 cm~35 cm,垄沟宽35 cm~40 cm。
栽植
选种
选择鳞片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基盘完好的种球,种球质量等级参照GB/T 18247.6执行。
栽植时间
宜9月上旬~11月上旬。
种球消毒
将种球放入0.1%~0.5%的百菌清或多菌灵或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10min~15min。
栽植密度
株行距(20 cm~25 cm)×(25 cm~30 cm)。
栽植方法
芽向上竖直栽植,覆土厚7 cm~12 cm,栽后浇定根水。
栽植后管理
水分
根据XX的干湿情况适时浇水或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追肥
1月底~2月初,撒施有机肥1500 kg/hm2~2200 kg/hm2或氮磷钾平衡肥(N+P2O5+K2O含量≥45%)300 kg/hm2~450kg/hm2。
4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木生长情况施用不同的氮磷钾复XX。苗木生长不齐则施用含高钾量复XX(N∶P2O5∶K2O=15:5:25),苗木拔高生长则施用高氮磷复XX(N∶P2O5∶K2O=15:15:10),施用量300 kg/hm2~450kg/hm2。
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必要时采取生物农药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10规定的要求。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A。
切花采收
参照LY/T 1913执行。
质量等级
参照GB/T 18247.1执行。
档案管理
整地、栽植、施肥、灌溉、中耕除草、有害生物防治、苗木生产计划、工作总结、灾害性天气等所有资料均应建立档案并有专人管理。记录规范统一,归档并长期保存。具备条件的应建立计算机档案。
(资料性)观赏百合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观赏百合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观赏百合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编号
防治对象
症状
防治方法
1
炭疽病
(鳞片黑腐病)
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lii)引起。导致叶片和花蕾发病,产生卵圆形病斑,周围黑褐色中间淡黄褐色,成熟后病斑中央稍透明。鳞茎发病则外层的鳞片形成褐色病斑,很快变暗褐色干枯。
(1)选用无病害种球,鳞茎种植前采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泡20min~30min消毒。
(2)种植后避免土壤水分过多。
(3)发病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X8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2
灰霉病
(叶枯病)
灰葡萄球菌(Botrytis elliptica)引起。常危害嫩茎叶的顶部。成熟叶出现红棕色小斑块,后期斑块变成椭圆形,中间黄褐色,坏死部位有黄色晕环,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