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25页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处理第2页/共25页环杓关节脱位,有人称杓状软骨脱位,多发生于全麻气管插管期间,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但也可发生于非全麻及其他时候。据Salaloff[1]报告,1994年英文文献仅31例杓状软骨脱位。郭向阳等[2]统计了5826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杓状软骨脱位5例,杓状软骨脱位发生率为0.085%。 第3页/共25页但近年来随着全麻插管比例逐年增高,气管插管技术日益普及,非熟练者操作机会相对增多,导致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此种喉部损伤的后果会引起患者术后出现发声功能和吞咽功能障碍,此种并发症固有一定的发生率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处理做一综述。第4页/共25页一、 环杓关节的正常解剖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joint)由杓状软骨底的关节面与环状软骨板上缘外侧的关节面构成。杓状软骨可沿此关节的垂直轴作内、外旋转运动同时并伴有向内向外滑动,共同使两侧的声带突相互靠近或分开,因而使声门开大或缩小。由此可见环杓关节在发音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第5页/共25页二、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根据杓状软骨的左右解剖位置可分为:环杓关节左、右脱位;根据脱位的方向可以分为:环杓关节前、后脱位;根据脱位的程度可以分为:环杓关节全脱位、半脱位。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为常见,因为一般喉内操作都是操作者左手持器械(喉镜等),右手推进气管导管和胃管。第6页/共25页三、引起环杓关节的原因位于咽喉部的环杓关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滑动和跨动完成对声门的开闭。由于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用 下容易引起脱位。经咽喉部的气道、消化道插管操作是导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第7页/共25页1 .患者因素清醒患者插管时,过度紧张恐怖使咽反射增强,甚至喉肌痉挛,导管在喉咽部盘曲等使组织受损、关节脱位;患者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野不清致插管困难;年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的患者环杓关节容易脱位。第8页/共25页Rieger[3]等认为肠道疾病及肢端肥大症可引起环杓关节韧带推行性变;Quick亦认为终末期肾病可致喉关节改变;这些喉部变化可能是发生环杓关节脱位的间接因素,但看法不尽一致。第9页/共25页2. 操作因素操作者缺乏操作经验、技术不熟练而容易发生意外,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推断。Quick[5]等分析了左侧杓状软骨前脱位的原因,认为操作者左手握喉镜,导管从右侧插入喉腔,在插管过程中,导管远端着力直抵左侧杓状软骨后侧方,易导致左侧杓状软骨向前脱位。 第10页/共25页Close[6]提出杓状软骨向前脱位的一些可能机制为:①气管插管时喉镜片置入过深直接触及杓状软骨并向前挑动;②喉镜显露声门,镜片顶端牵拉会厌及杓会厌褶,使其张力过大,推进的气管导管碰撞杓状软骨导致其向前脱位;③操作者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尖端或导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目前,Quick和Close的观点已被普通接受。第11页/共25页全麻下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麻醉喉镜插入过深,上提力量过强,插管时机掌握不好;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心情紧张,急于求成,动作粗暴;清醒病人插管时,动作太快,缺乏正确指导,喉部反射明显时强行插管等。这些都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间接因素。第12页/共25页插管失误以及助手在胸部或喉体按压则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直接因素。有报道[2]气管插管过程中,管芯使用不当可致杓状软骨脱位另外,王明安等[4]报道在诱导麻醉未充分下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吞咽及呛咳过频等动作致喉头上下牵拉,易致杓状软骨脱位。第13页/共25页3.侵入性操作胃镜及插胃管均有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可能。马兴等[9]报道了3例因行胃镜操作而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王晓川等[10] 报道过插胃管引起的环杓关节脱位。第14页/共25页4.其他因素外伤导致环杓关节脱位, 颈前钝性损伤,穿透伤甚至颈前加压都可以,这种发病率在急诊室为31/22900[11]。有报道甚至用手背拍击喉部时也可发生脱位[7];导管选择不当、过粗、过长;置管时间太长,导管对环杓关节压力过大;气管插管拔管时气囊放气不足,强行拔出:插入硬质无润滑的胃管或胃管久放拔除时未经润滑等均可致环杓关节脱位。第15页/共25页Kandagan等曾就喉外损伤导致环杓关节脱位进行过专题论述。尽管较气管插管喉内损伤比喉外损伤的发病率少见,但其快速而准确的评估是极其重要的[12]。由此可见气管插管虽然是环杓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正如Hoffman所说:环杓关节脱位可由颈外受伤所致,但更多的还是气管插管的结果[14]。第16页/共25页四、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环杓关节脱位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杓状软骨脱位的症状主要为声嘶、喉痛、吞咽疼痛、进食呛咳等。其中声嘶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人提出了一个听话分析评分法。据此评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