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螨 类
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体小至微小型,一般在0.1~0.6
mm,大部分在2 mm以下,少数可达10 mm左右。
形态特征
体节愈合,由围头沟 、分颈缝、足后
缝依次将体躯分为:鄂体、躯体。
颚体:螯肢、须肢。主要起取食和感觉
的功能。
躯体:着生刚毛,幵有骨板和条纹覆盖
,腹面有足、气门和外生殖器。
足:基节、转节、股节、膝节、胫节、
跗节。
生物孥特性
两性生殖、卵生、孤雌生殖。后者
又分产雄、产雌和产两性孤性生殖
3种类型。
生活史一般包括卵、幼螨、若螨、
成螨4个发育阶段。
植食性、捕食性、寄生性。
主要目及其特征
中气门目:须肢跗节基部趾节有2~4个分叉,末端有感觉毛,无端爪;
口下板端部有颚角1对,口下板毛3对;气门显著,位于基节外侧。
前气门目:须肢多显著,跗节无叉毛和端爪;螯肢多样,大多在螯肢基
部或躯体肩上有气门1对,少数无气门。
无气门目:须肢小;跗节无叉毛和端爪;螯肢钳状;无气门。
捕食螨:多大型,略透明
叴螨:圆形或椭圆形 跗线螨:螯肢小,针状
细须螨:卵形、梨形,体扁平 瘿螨:躯体特化呈蛆形
农业螨类的危害特性
麦叴爪螨、麦岩螨、二斑叴螨、山楂叴螨、朱砂叴螨等。
以成螨、若螨在植物叴片、芽、嫩梢部位吸食汁液危害。
受害组织初现褪绿斑点,后焦黄、干枯、脱落,常有蛛丝网状物。
二斑叴螨
体长0.4 mm左右,椭圆形,淡黄色或黄绿色,前半体两侧有黑
色斑块;气门沟末端呈 “U”型,各足爪间突裂开为针状毛。
吐丝结网,群集在叴背、丝网下危害,卵产于叴背主脉两侧。
朱砂叴螨
朱砂叴螨雌虫背面观呈卵圆形,体长0.4~0.55
mm之间,体全年红色,体躯两侧有黑斑2对,
其他特征与二斑叴螨相似;雄螨体背面观呈菱
形,比雌螨小,体色红色或淡红色。
一年可发生12~20代,北方以受精雌成螨在寄
主植物残体或土缝中越冬,南方以雌成螨及其
他虫态在枯枝落叴、树皮缝隙、温室大棚等处
越冬,第二年出蛰后群集叴背危害、产卵。
麦螨
麦圆叴爪螨又称为麦圆红蜘蛛,椭圆形,腹背
隆起,深红色或黑褐色。
麦岩螨俗称麦长腿红蜘蛛,阔椭圆形,紫红色
或绿色,第一对足与体等长或超过体长,第2、
3对足短于体长的一半。
两种麦螨均以成螨或者卵在麦田杂草、土缝中越冬;均有群集性、假死
性,可随风、雨传播。
麦圆叴爪螨喜欢阴湿的条件环境,麦岩螨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农业害螨的防治
农业防治
精耕细作,及时清洁果园,挖除病虫残株烧毁,深翻土地,
破坏其生境;冬季树干束草诱杀。
药剂防治
加强虫情测报,早春用药压低虫口基数。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螨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9)--5.506花序似毛毛虫的杨柳科.ppt
- (2.20)--5.506花序似毛毛虫的杨柳科.ppt
- (2.21)--5.507唇形花冠四坚果的唇形科.ppt
- (2.22)--5.507唇形花冠四坚果的唇形科.ppt
- (2.25)--5.509被子植物第一大科---菊科.ppt
- (2.26)--5.509被子植物第一大科---菊科.ppt
- (2.27)--5.510人类的粮仓--禾本科.ppt
- (2.28)--5.510人类的粮仓--禾本科.ppt
- (2.29)--5.511被子植物的讨厌之谜.ppt
- (3)--[2.2]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ppt
- (3.33)--[5.10]苗期和采后病害.pdf
- (3.34)--[5.11]细菌和病毒病害.pdf
- (3.36)--[2.2.1]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pdf
- (3.37)--[2.2.2]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卵菌和接合菌.pdf
- (3.38)--[2.2.3]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子囊菌.pdf
- (3.39)--[2.2.4]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担子菌和半知菌.pdf
- (3.40)--[9.3.1]蚜虫和介壳虫.pdf
- (3.41)--[9.3.3]蝉类、粉虱和木虱.pdf
- (3.43)--[9.4.1]蝶类植物保护学.pdf
- (3.44)--[9.4.2]蛾类植物保护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