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1. 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
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2.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拟地形“降水”可以模拟河流与
湖泊的形成。
3.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4. 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 。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部分雨水或
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5. 中国有400 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
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 以增加地下水储量。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
等。
6.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发苦发咸,所以不能直接饮用。
7.用滴管取 1 毫升海水滴入金属勺中,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勺中的物
质就是盐。
8.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 3.62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8%,海水约占地
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9.海洋里生活着20 余万种生物,其中90% 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
物生活在海岸边。
10.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
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1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们想到了各种节约用水
的方法。
12.农田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循
环用水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新型抽水马桶能产
生耗水量少、旋转快的强劲水流。
13.家庭中的节水措施有:刷牙时关水龙头、预备收集废水的大桶等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
1.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3.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候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4.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5.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6.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
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7.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
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
8.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用不完。
9.运动前呼吸比较平缓,运动后呼吸会加快。
10.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 1000 毫升,
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 40000 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 毫升
以上。
11.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经常开
窗通气;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
13.各消化器官的作用: 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传
送食物至胃;肝脏,产生胆汁; 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胆囊,储存胆汁;
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肠,消化的储存难以食物残渣,生成粪便;肛门,将粪
便排出体外。
14.消化道是通过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x VIP
- 教师实习心得:教育反思与教师实习心得: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反思合集.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全文.pdf VIP
- 代数式的值-新浙教版-七上数学.ppt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doc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村两委换届调研报告大全一.doc VIP
- 2024-2030年中国面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docx VIP
- 中国宠物行业2025年宠物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