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MIT 周刊导管室医患辐射防护——介入医护人员必读
导读
⊙冠脉介入专家:导管室医护人员辐射损伤的防护
⊙电生理专家:导管消融削减射线辐射的方法
⊙介入诊疗专家:放射技师在辐射剂量掌握中的作用
冠脉介入专家
导管室医护人员辐射损伤的防护
陆军总医院心内科田利 介绍,目前多数介入中心将桡动脉作为PCI 的首选入路,相比于经股动脉,经桡动脉入路使术者与 X 线球管距离缩短、透视时间延长,这种入路方式使得患者很受益,医生很受 伤,因此辐射防护格外重要。
一、辐射防护三原则
? 正值性:照耀状况是利大于弊。
? 防护最优化:患病照耀的可能性、受照人员量及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需掌握在可合理到达的尽量低水平。
? 剂量限值应用:任何个人受照耀的剂量总和不应超过放射防护
委员会确定的相应限值 NCRPM 规定:全身最大剂量: 5 rem〔50 mSv〕/年,终身累积剂量:<50 rem。
二、X 线机使用留意事项
X 线球管与患者保持恰当距离
球管太靠近患者,可大大增加皮肤受线剂量;球管远离患者,需大大增加射线条件,图像质量衰减。
通常将手术床上升 10 厘米便可使患者体表皮肤承受的放射线剂量削减 15%~30%〔图 1〕。
图 1
使探测器与患者保持恰当距离
上升影像增加器,可大大增加患者受线剂量,同时增加对术者和室内其他人员的散射线。
将影像增加器尽量与患者皮肤保持在 5 厘米以内,有助于获得清楚图像并削减患者与医务人员所受的损伤〔图 2〕。
图 2
准直校正
准直器是用来产生适宜照耀视野的机械运动部件,安装机器的时候需要跟工程师亲热沟通,做好准直校正,我们寻常要做好检查工作
〔图 3〕。
图 3 准直作用:缩小准直器照耀径,降低医患剂量
三、做好屏蔽
个人防护
了解自己在操作中所受辐射剂量。操作者肯定 主动要穿好铅衣, 围紧铅脖套,戴上铅帽、铅眼镜。铅衣里、外均应佩戴辐射卡〔图4〕。
图 4
防护屏
防护屏紧贴患者和术者防护效果好,可屏蔽 80%散射辐射〔图5〕。
图 5 a.悬挂式铅屏;b.可拆卸床边铅帘;c.铅档板〔床边帘的垂直延长〕;d.一次性铅垫
型防护装置
的国产“加强防护设备”将大幅度降低介入医师的常年受辐射剂量〔图 6〕。
图 6
四、削减射线损伤的方法
使用遮光器将图像调整至感兴趣区域
图 7
依据需要,选择较低的采集帧率
每秒帧数越多,影像应越清楚。冠心病介入诊疗,12.5 或 15FPS 已满足影像质量,增至 25 或 30FPS,但 X 线剂量却增加一倍。简单
PCI 或 CTO 术中,建议术前调低采集频率。
实行低剂量透视模式
图 8
使用透视图像储存功能
1 秒电影的辐射剂量相当于透视 10~15 秒,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存透视代替电影。
使用大号 FOV,避开放大图像
图 9
使用合理的投射角度:能右不左
LAO 位易发生辐射损伤,应避开长时间照耀。在满足临床诊断的状况下,尽量使用小角度,能右不左〔图 10〕。
图 10
总之,辐射防护三要素:辐射时间、辐射距离和屏蔽物。辐射剂量与辐射时间成正比,辐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屏蔽物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电生理专家
导管消融削减射线辐射的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内科中心桑才华 介绍,型成像、导航系统,如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心腔内超声等均可削减电 生理手术过程中对X 线的依靠。
目前国内很多中心几乎全部的心律失常都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进展消融,三维标测除了供给立体的标测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削减了X 线的辐射,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心腔内超声〔ICE〕指导房颤消融是将超声技术和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整合,用超声替代 X 线进展心脏解剖成像和导管导航,进而指导消融。ICE 可清楚显示心内膜和内膜下组织,因此可替代X 线指导消融导管在心腔内操作,显著削减X 线曝光时间。
ICE 指导下零X 线导管消融
行房间隔穿刺时,ICE 可清楚显示穿刺针在房间隔的位置以及是否穿过房间隔等,因此房间隔穿刺也可不用X 线透视。
X 线暴露对于孕妇和儿童,假设剂量低于50 mGy〔5rad〕,无精准证据说明会增加风险;假设剂量大于 100 mGy,则会增加畸形风险; 假设剂量在 50~100 mGy,则证据尚不精准;放射性操作应尽可能安排在孕 12 周之后。目前,几乎全部的心律失常都可以实现零射线操作, 特别有利于孕妇和儿童。
? 病例 1: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
岁女性,孕 19 周,活动后胸闷、气短,近 3 周病症加重。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狭窄〔重度〕,MVA 0.7cm2,AR〔中度〕。
入院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随访至 35 周,病症明显改善,胎儿发育正常。
入院 PBMV,透视时间 44s
? 病例 2:妊娠合并房速导管消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