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查轴承/滚珠是否脱漏检查容器内的液位 传感器定义 传感器(Sensor)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日常生活中也大量使用了各种传感器,如全自动洗衣机、音响设备、计算机、打印机、遥控电视等。例如电视机遥控器就是利用红外光(红外线)接收、发射传感器来控制电视的。 霍尔传感器 磁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传感器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学习重点:  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和选用。 学习难点:传感器的选用。 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另一种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并且便于测量的量的装置。非电量电参量电量非电量 传感元件 测量转换电路 敏感元件(被测量)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2)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成电路参数量。(3)转换电路:电参量转换成可直接利用的电信号。人与机器的机能对应关系 分类:(1)按照被测物理量:温度、压力、位移、转速、加速度、位置、湿度、气体浓度、流量、流速等传感器。(2)按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转换能量 (4)转换机理 传感器的样式细长型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发展 1.发现并利用新现象 利用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生物效应作为传感器原理,所以研究发现新现象与新效应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工作,是研究开发新型传感器的基础。 日本夏普公司利用超导技术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磁性传感器,是传感器技术的重大突破,其灵敏度高,仅次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传感器的发展 2.利用新材料 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材料科学进步,人们可制造出各种新型传感器。例如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制成温度传感器;光导纤维能制成压力、流量、温度、位移等多种传感器;用陶瓷制成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的发展 3.微机械加工技术 半导体技术中的加工方法有氧化、光刻、扩散、沉积、平面电子工艺,各向异性腐蚀及蒸镀,溅射薄膜等,这些都已引进到传感器制造。因而产生了各种新型传感器,如利用半导体技术制造出硅微传感器,利用薄膜工艺制造出快速响应的气敏、湿敏传感器,利用溅射薄膜工艺制压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发展 4. 集成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的优势是传统传感器无法达到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其将辅助电路中的元件与传感元件同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之具有校准、补偿、自诊断和网络通信的功能,它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美国LUCAS、NOVASENSOR公司开发的这种血压传感器,每星期能生产1万只。 传感器的发展 5. 智能化传感器 智能化传感器是一种带微处理器的传感器,是微型计算机和传感器相结合的成果,它兼有检测、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有很多特点。美国HONYWELL公司ST-3000型智能传感器,芯片尺寸才有3×4×2mm3,采用半导体工艺,在同一芯片上制成CPU、EPROM、静压、压差、温度等三种敏感元件,把传感器、信号调节电路、单片机集成在一芯片上形成超大规模集成化的高级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的选择原则 1.测试条件与目的(1)测试的目的;(2)被测量的选择;(3)测量范围;(使用的指示在满量程的50%以上,以保证其精度。)(4)过载的发生频率;(5)输入信号频带;(6)测量要求的精度;(7)测量时间;传感器的选择原则2.传感器的性能(1)精度;(2)稳定性;(3)响应速度;(4)输出信号类型(模拟或数字);(5)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环境特性;(6)传感器的工作寿命和循环寿命;(7)标定周期;(8)信噪比; 传感器的选择原则3.传感器的使用条件(1)所测量的流体、固体对传感器的影响;(2)传感器队被测对象的质量(负荷)效应;(3)安装现场条件及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4)信号的传输距离;(5)传感器的输出端的连接方式;(6)传感器队所测量物理量的实际值的影响;(7)传感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工业规范;(8)传感器的失效形式;(9)传感器的维护、安装、使用工作人员所具备的最低技术能力;(10)传感器的标定方法;(12)传感器的安装方式;(13)过载保护;传感器的选择要求4.传感器所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及辅助设备(1)传感器所连接数据系统一般性质;(2)数据系统主要单元的性质,其中包括数据传输连接方式、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存储方法和数据显示方法等。(3)数据系统的精确性和频率响应特性;(4)传感器连接数据系统的负荷阻抗特性;(5)传感器的输出是否需要进行频率滤波和幅值变换及其处理

文档评论(0)

粱州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收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2007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