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46页抗精神失常药148第2页/共46页第14章 抗精神失常药第3页/共46页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最常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抗精神病药抗躁狂症药 抗抑郁药治疗药抗焦虑药第4页/共46页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关于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最早记载在1400 B.C. (将病人扔到冰水浴盆中, 锁在很小的房间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直到1930年才出现传统三大疗法:电休克、胰岛素休克、氯丙嗪第5页/共46页Schizophrenia精神病流行病学世界人口的1%。分布于世界各个地区和不同人种*热带地区相对较少*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重精神病的患病率超过人口的1%,其中以精神分裂症占首位,超过5千万,全国精神病院约500余家。美国和欧洲要比第三世界高出10-100 倍首次诊断在 15-30 岁, 其中30-40%可获得治愈。第6页/共46页Schizophrenia精神病的遗传学有家族史 单卵双生儿的发生率为 50%基因加环境因素第7页/共46页403020100双生儿的兄弟双亲病人的双生儿一卵双生儿一般人群同胞子女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患病危险率Lifetime riskof developingschizophreniafor relatives of a schizophrenic第8页/共46页我国有各类精神病人1600万 精神科医生1.5万精神病院803所病床11万第9页/共46页第一节 抗 精 神 病 药发病机制:不清,精神分裂症与脑内DA功能增强有关。研究表明:促进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急性或慢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减少DA的合成和贮存能改善病情未经治疗的以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为主患者,病理检查发现壳核和伏隔核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目前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属强效DA受体拮抗药第10页/共46页人类脑内有4条DA通路:①中脑—皮质通路:与认知、推理能力等有关②中脑—边缘系统通路:情绪、情感有关③黑质—纹状体通路:调控椎体外系④结节—漏斗通路:调控垂体激素分泌⑤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⑥摄食行为第11页/共46页D1受体D1样受体家族D5受体DA受体D2受体D2样受体家族D3受体D4受体抗精神病药大多为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第12页/共46页据化学结构分类: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其他四类第13页/共46页吩噻嗪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又称冬眠灵(wintermin) 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第14页/共46页〔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 胃内食物、抗胆碱药能延缓其吸收分布:脂溶性高,易蓄积于脂肪组织 脑内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倍代谢:肝脏P450代谢系统排泄:肾脏 给药剂量应个体化第15页/共46页〔药理作用及机制〕 阻断D2受体、α受体、M受体 作用广泛,副作用多。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 阻断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D2受体第16页/共46页 ①控制活动状态和躁狂状态,不影响感觉②易诱导入睡,但对刺激有良好的觉醒反应,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③消除幻觉、妄想,恢复理智、生活自理,强安定作用。第17页/共46页(2)镇吐、止呃逆作用 小剂量抑制CTZ的D2受体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氯丙嗪还可治疗顽固性呃逆 -抑制CTZ旁的呃逆调节中枢镇吐第18页/共46页(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不但能降低发热机体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 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配合物理降温可使体温降到34度以下 天气炎热时,可使体温升高 用于“人工冬眠疗法”(4)加强中枢药的作用第19页/共46页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1)阻断α受体: 血管扩张、 BP↓ 但不适合于高血压治疗2)阻断M受体: 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第20页/共46页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结节漏斗处的 D2 受体 ① 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催乳素分泌↑→ 乳癌禁用② 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③ 抑制ACTH释放→ 糖皮质激素↓;④ 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试用于巨人症治疗第21页/共46页〔临床应用〕 1. 精神分裂症(Ⅰ型和Ⅱ型)显著缓解幻觉、妄想、亢进等阳性症状,对冷漠等阴性症状不明显主要用于I型精神分裂症,尤其急性患者,对II型患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对其他精神病伴有的阳性症状也有效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 第22页/共46页〔临床应用〕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对多种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呕吐有显著疗效; 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效 对晕动症无效3. 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配合物理降温可用于低温麻醉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人工冬眠多用于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等病症的辅助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