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环球》杂志刊载的对何院士访谈的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是“‘驳’人要敬畏大自然”。 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我想,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把这个命题理解为既然“敬畏”,人类就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事实上,自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国古话所说的“沧海变桑田”等,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概括。 问题在于,古代人类的技术能力毕竟有限,在近代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对自然的改造,一般都在自然能够自我恢复的范围内(当然,其前提是人类影响自然的活动由于某种原因而中止了):城池、宫殿会湮灭,林木会再生,桑田久被荒废也会再变为沧海。但是时至今日,人类已经掌握了几乎是永久性地改变地球本来面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如果人类仍然认为大自然不过是一个可以任由宰割的顺从的对象,就可能给地球造成不可恢复的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在实际采用这类技术时,就应格外慎重。 何院士是物理学家,当然比我们更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而规律正是大自然最重要的内在品质之一。违反自然规律所造成的长远后果,往往也正好违背人类的初衷,这就是恩格斯所谓的大自然的“报复”。 回顾人类历史,特别是近几十年的中国当代史,我们所做的违反自然规律,从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还少吗。“大跃进”时代的”豪言壮语”,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大炼钢铁,超英赶美”之类的话及其后果,想来何院士也还不致忘记。谁能保证,我们今后就不会再干这种蠢事呢。 至于第二点,所谓畏惧,是指当地球上发生自然的或人为引发的大规模灾难时,人类的避难逃生本能。而这种本能的依据,就是一个”怕”字。当发生这类灾难的时候,我想任何人也不会从容地“挺身而上”。 地球上发生这种灾变,既有历史的记录,更存在着将来的可能。不提这次印度洋海啸,仅凭几十年来的记忆,我们就经历过1976年瞬间死亡24万人的唐山大地震,经历过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等等。后两者死伤人数都以万计,而它们不都曾被视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吗。毕竟,人类对于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的预见性,还是很肤浅的。如果像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目前还难以准确预报的话,那么对人为的灾难我们是不是应当努力防患于未然。而这种预防的出发点,难道不就是一个“怕”字,怕出事,怕死人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让人类敬畏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谦卑一点、谨慎一点,不要那么自信乃至狂妄,不要认为整个大自然都天然地以人为“中心”,只要我们“一声吼”,地球就得“抖三抖”,这并没有什么坏处,上不到“反科学”的纲上去的。 相反,据我看,这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须知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 何院士看到最后一句话时,可能会笑着说。“哈哈,怕伤了自己,可见还是‘以人为本’呀。”但这个笑并不足以模糊我们与何院士之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价值观的原则分歧。能够超越自己,去思考和追求一种更高的道德原则和精神境界,我想这应当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吧 第二篇:真正的敬畏自然导学案秋渠一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 敬畏自然导学案 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 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3-26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积累并运用文中词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德育目标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观点。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 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 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 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 自然的责任。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谈感受。(学生展示) 二、预习检测 (一)、初读课文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鲲鹏陷阱蓬蒿咫尺狼藉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文档评论(0)

132****21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103200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